“七个优化”

是我区今年以来的重点工作。

“七个优化”项目的实施,

让越来越多的南岸居民

切身感受到,

我们的居住、出行条件

在持续改善,

我们周边的环境

在变好、变美。

这些看得见的改变背后,

是众多看不见的努力。

作为全国文明城区,

南岸区

在深化文明城区建设上

不断下功夫,

以“美好家园”创建为抓手,

将“七个优化”工作紧密结合,

为民办实事。

巧妙化解“人车争道”

长生桥镇

桃花大道

桃花大道,是长生桥镇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区主干道。

道路靠“世纪花园”小区一侧的人行道,大约多米长。因当初设计的原因,加上旁边有一座“荒坡”,人行道变得又窄又险,常常被周边居民诟病。

“以前人行道不到1米宽,旁边经常有落石泥土掉下来。”生活在这里的刘阿姨告诉,“有些人为了躲落石,就干脆在车行道上步行。”

据了解,该人行道一旁的“荒坡”,是长生桥镇的已征未用地。由于还未正式规划,附近居民喜欢在坡上违规占地种菜,长生桥镇政府不断对该行为进行管控,但仍是屡禁不止。

为了避免落石伤人,长生桥镇采取了措施,在“荒坡”旁设置人工草坪进行围挡,暂时缓解落石之危。但时间一长,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人工草坪因落石泥土长期积压而变形,朝人行道一侧凸出。这让本来就窄的人行道更容不下行人。于是,大家纷纷在车行道步行,让该路段常常形成“人车争道”的局面,不但破坏了正常车行秩序,还增加了行人的危险。

为了彻底解决桃花大道“人车争道”的问题,长生桥镇在“七个优化”的关于“优化出行条件”的方案指导下,制定了完善的整改措施。

“我们拆掉了人工草坪,把大约人行道强行向内拓宽了60公分左右,并修筑了一堵围墙来挡落石泥土。”长生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长生桥镇还对旁边的“荒坡”进行了彻底整治。“为了杜绝居民种菜,我们栽种了茶花、迎春花、三角梅等植物。这样一来,‘荒地’变成‘绿地’,那些不自觉的居民也不敢再来占地种菜了。”

为了让修筑的围墙更美观,更有“价值”。长生桥镇将其作为宣传“阵地”,在围墙上加上了党史学习教育、文明城区建设、法制建设以及长生桥镇本土文化等宣传内容。“我们在围墙上进行了板块划分,通过文字、图片甚至漫画的形式,进行相关的宣传。”

如今,该路段变得安全美观,“人车争道”已成往事。

给百米出入口装饰“镶绿边”

轨道交通环线

弹子石站出口

轨道交通环线弹子石站2号出口处,是一条多米长的临时人行通道。

作为人流量巨大的轻轨站出入口,这里的“陈设”相对简陋,一侧是临时金属围挡,一侧是简易的人工草坪。时间一长,草坪显得很脏。出口尽头还有地面破损的情况,非常影响美观。区领导带队在这里现场办公时,提出了整改要求。

作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建设的牵头单位,区委文明办在接到相关要求后,立即进行了现场踏勘,并制定了美化方案。

“我们召开了室委会专题研究审议美化方案,并安排了专人负责对施工方进行督促。”区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方案,施工单位拆除了出口左侧水泥墙体原有装饰物,铺上新的绿色仿真草坪,在上面设计制作了“庆祝成立周年”的LOGO,以及“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打造‘三生四宜’品质城市”等宣传文字。

此外,施工单位还对临时围挡进行了美化,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全国文明城区建设等内容设计了公益广告,既美化了建筑围挡,又对市民起到了教育引导作用。该负责人说:“我们还将协调弹子石街道,加大对2号出口临时通道的管护力度,确保环境美化成效能持续保持。”

轨道交通环线弹子石站3号出入口的整治美化工作也于近日完成。曾经的违章建筑、垃圾杂草等问题经过整治,让这里成为花木遍植、生机盎然的特色“打卡地”。

优化提升出行环境,

是我区“七个优化”

工作中的一个方面。

桃花大道与轨道交通弹子石

出入口的整治美化,

也只是南岸区相关工作的一瞥。

我区深化文明城区建设工作

与“七个优化”工作的本质

不谋而合,

都是改善和提升城市品质,

都是聚焦和解决

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把为民办实事真正落到实处。

在全国文明城区即将

迎来复查之际,

我区迈着雄健的步伐,

在科学谋划和部署下,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城市颜值和气质,

着力实施“幸福南岸美好家园”的蓝图。

INSUMMER

总编辑:何丰

副总编:廖倩

责编:高成燕

记者:舒永兵

摄影:舒永兵

编辑:贺烨倩

校对:匡婷何子韵

作者/来源:重庆热点张键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fb/1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