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荒斋

年宁夏中考语文模拟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分钟满分:分,包含书写分4分)

一、基础。(36分)

1,默写。(10分)

(1)崔颢《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说仙人一去不复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陪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十五从军征》中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句子是: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5)《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二、名著阅读。(8分)

(1)下面材料是《论语》中关于“君子”的论述,你觉得《水浒传》中鲁达算得上《论语》中所称的“君子”吗?请结合一则材料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①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②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③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④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答案示例一:我的判断:鲁达称得上“君子”我的理由:链接材料①强调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仁爱,不论是在最紧迫的时候还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为了帮助被镇关西欺凌的金氏父女,与二人素不相识的鲁达,悄悄安排金氏逃走,然后到肉铺前拳打镇关西郑屠,在仓促匆忙之间失手打死镇关西的情节相符。在危难之时,一颗仁爱之心扶危济困,真“君子”也。答案示例二:我的判断:鲁达称不上君子我的理由:链接材料③强调君子尊重法制与规矩,心里时常想的是用规范与制度约束自己。鲁达已入寺为僧,却因吃醉酒打坏亭子和金刚,打伤同门师兄弟,不守作为僧人的规矩,不遵守寺院的法度。在佛堂圣地,仍不改洒脱不羁的性格,实在称不得“君子”。

(2)①《红星照耀中国》是(作者)的一部作品,在当时种种对中国共产党的非言流语和揣测之下毅然决然亲自探访中国苏区、揭开中国革命的真相,出自于他本身的这种求真求实、追求真理的信念和精神就非常值得我们的学习。

②“这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一场战略性的撤退而非溃退,转移目的是为了保持势力。”这句话中的“撤退”指的是。

③他到年八一后才参加共产党,在此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国民党)政府,但是唐生智、何键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国民党军阀不仅处决共产党人,而且处决大批农会领袖、工人、学生,这时他才毅然投奔共产党。

“他”指的是谁?从这段材料中你能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①埃德加斯诺②长征③他指的是贺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敢于反抗、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果断的一个人。

3,成语。(4分)

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对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①(用不着解释就能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舒适区里②,意志与斗志会被慢慢消耗。我们必须积极主动、③(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后用以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早早意识到并跳出舒适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获得④的优势。

(1)②④处填写成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悠闲自得一击即中B,无所事事一击即中

C,无所事事克敌制胜D,悠闲自得克敌制胜

(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在横线上填出①③处的成语。(2分)

答案:(1)D(2)①不言而喻③未雨绸缪

4,上联“九面烟鬟杨柳外”张贴于杭州湖心亭,但它的下联缺失了,请你从下面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作为它的下联()(2分)

A.此间风物属诗人B.一双驯鹤等笼来

C.四围山色雨晴中D.松间明月长如此

答案:C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科学与智慧,但更离不开精神与情感。,,,,,。嫦娥、玉兔、桂花树一定比登月车还永恒。

①这不是因为我们都是诗人,而是人的灵魂中都常驻着美好,美好的东西才不朽

②人类的审美情感需求往往大于科学需求,大于探索需求

③所以,我从不担心科学的发展会让我们的生存状态处于像知道了胜负再去看足球比赛那样索然无味之中

④科学只能满足我们的头脑,并不能满足我们的精神

⑤正像美国罗纳德埃文斯对太空中准备登月的宇航员说的那些有审美诗性的话

⑥无论人类从事什么样的伟大事情,那颗诗性的心灵永不泯灭

A.①⑤⑥③④②B.⑤⑥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⑤⑥①D.②①⑥③⑤④

答案:C

6,请你为下面的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根据遥测数据判断,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探测器自年7月23日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飞行、环火轨道运行期间,环绕器配置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等7台科学载荷陆续开机探测,获取科学数据。

火面工作期间,火星车将按计划开展巡视区环境感知、火面移动和科学探测,通过配置的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表面成分探测仪等6台载荷,对巡视区开展详细探测。同时,环绕器将运行在中继轨道,为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稳定的中继通信,兼顾开展环绕探测。

答案: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

7,下面是一则倡议书,其中有一处格式错误、一处标点错误、一处语病、一处用语不得体,请你找出并修改。(4分)

倡议书

古人云:人无信则不达。我们应该把"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追而求之,歌而颂之。在此,鄙人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诚信观念;

2、从身边事做起,争做诚信少年;

3、待人真诚,在人际交往中抱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

4、在处事行为上讲诚信。诚信处事,守时守信,言必行,行必果,不违反文明公约,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一同维护优良的学风校风。用扎实的知识、求真的态度、诚信的品格,为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此致

希望中学:王校长

年5月31日

格式错误:

标点错误:

语病:

用语不得体:

答案:格式错误:将“此致”删掉

标点错误:“相互理解”后面的逗号改为顿号。

语病:在“诚信观念”前面加“树立”

用于不得体:“鄙人”改为“我”

8,右面是年5月26日,在宁夏枸杞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暨第四届枸杞产业博览会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宁夏枸杞区域公用品牌标识,请你介绍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寓意。(3分)

答案:宁夏枸杞区域公用品牌标识(LOGO),是为宁夏枸杞量身打造的全新视觉形象“宁”字标,由枸杞和“宁”字两大视觉元素构成,红色象征着红枸杞,黄色象征着黄河,突出的“宁”字,表达了区域公用品牌的专属性与权威性。“宁”字在笔触上融入了黄河九曲的特点,体现“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枸杞甲天下”。同时,“宁”字还结合了贺兰山岩画的形象,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印章的形象,象征了由政府主导的“宁夏枸杞”区域公用品牌的权威、专业和历史沉淀。

二、阅读。(40分)

古诗文阅读。(16分)

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1)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2)佳木秀而繁阴: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答案:(1)光彩照人的样子(2)茂盛,繁茂

(3)通“辨”,辨别(4)使……听到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答案:(1)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2)陈涉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

11,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别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天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1)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停顿。(2分)

知天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2)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2分)

答案:(1)知天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2)①鲁庄公任人唯贤②曹刿的远见卓识(答出两点即可)

12,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分)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你觉得“隐隐飞桥隔野烟”中“隔”字用得如何?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

(2)请赏析“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2分)

答案:(1)用得好。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缈,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融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2)桃花溪每天都从桃花源中流出,那么可知道那个桃花源入口的洞在哪里吗?表现了诗人对桃花源环境的向往,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因无法到达理想环境而内心渺茫惆怅的感情,同时也给人留下了很多遐想的空间,言尽意犹存,让人回味无穷。

议论文阅读。(10分)

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

①人文浸润科技,科技传播人文。科学与人文历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共同构筑起人类文明的大厦。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

②让人文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除了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硬实力,也离不开以国家凝聚力、民族创造力、文化感召力等为重要内容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让民族精神、国民素质缺位,而应兴民族之人文、启民众之精神。清华大礼堂有一块“人文日新”的牌匾,就是提醒人们要常怀人文之心。人文思想之光,可以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并对民族未来有更理性的把握,从而点燃实现梦想的激情与希望。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民族复兴,更要弘扬人文精神。要通过加强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世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明。

③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一部人类文明史,一方面记述着科学技术创造的无数奇迹,另一方面也烙印着人文社会科学不断演进的足迹。从“诸子百家”到“二十五史”,人文之光烛照中华民族数千年,今天依旧给我们温暖和力量。“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说过,“一个理性的时代会在人类的进步发展中产生。在这个时代中,不仅是存在决定意识,而且人类的高尚思想追求将影响世界。”建设一个如晨曦般澄明、如日升般进步的社会,如果缺乏精神的滋养和引领,社会文明将失去自己的内核和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将直接影响社会进步的水平和文明的程度。

④让人文之光照亮公众生活之路。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精神不但可以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而且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培养人文情怀,不仅仅要读文史哲,更要培养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真理的探索和敬畏,对信仰的执着和坚定。新时代需要造就知识丰富、情操高尚、意志坚定、素养深厚、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只有物质生活、缺乏精神生活的“单面人”。让人文精神照进现实,并照亮每个人的心灵世界,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最醒目的标识之一。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文精神对个人对社会之“大用”,对国家对民族之“大用”,通过涵养人文精神,更好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人文之光照亮复兴征程、照亮民族未来。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

15,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16,请你为第④段补充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并说明理由。(3分)

13.让人文之光照亮未来。

14.文章先从科技与人文的关系进行了强调,论证了科学与人文密不可分的观点。接着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了人文对民族复兴、社会进步、公众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最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了人文的重要性。

15.①结尾呼应主题,深化文章中心论点;②总结全文,强调了人文的重要性;③发出号召并希望人们对人文重视起来。

16.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兢兢业业研究杂交水稻技术,但也正是怀着对社会对人民对土地的热爱,才一直坚持到现在。

记叙文阅读。(14分)

迎春花开

①立春一过,春天就像一面已擂响的大鼓,鼓声一阵急,一阵缓。沉寂已久的天地,顿时欢腾起来,热闹起来。在这样的季节里,万事万物包括心灵在内,无不感动和激奋着。

②惊蛰一来,春雷阵阵,草木纷纷萌动。其实,雨水节气刚落地,柳树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绽出了新芽。开始是小米粒模样,然后握成小小拳头,再接着舒展为一瓣瓣嫩黄,一个个村舍就笼着青青的烟雾了。小草呢,“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昨日的印象,今天再去瞧瞧,已经是“浅草才能没马蹄”了。远山在冬天时是苍翠的,有些深沉,春天来到后不久,就是满眼的葱茏了。如果阳光再眷顾一段时间,那将变成满山的斑斓,叫人好生向往。

③没有百花的深情款款,春天肯定是不能叫做春天的。所有的花儿仿佛攒足了劲,互不相让,争先吐艳,一步步提升着春天的颜值。迎春花从严寒中而来,有骨气,又使巧力,早早把一片金黄“哗”的一下呈现在人们眼前,好闻的淡淡的香气,立马在墙隅、溪头、坡地弥漫开来。春节刚过,山茶花就对着冰雪从容地开放,它的花骨朵有些大,花瓣重叠着。桃花的登场也不晚,一树一树地连成片,即使路边只有一两棵桃树开着花儿,也能晃亮人们的眼睛。梨花开得相对安静一些,那素色的白尤其雅致。映山红是最烂漫的,它们齐心协力,把整座山染成了一片红色。还有紫云英绽放着连绵的汹涌,油菜花澎湃着金黄的浪涛,它们当仁不让,是田野里的主角。

④鸟儿们早早地忙活起来了。八哥长得虽不灵秀,一副黑黑的外表,却什么地方都去串一串门,很是打眼。它们蹲在那里时有些憨呆,但是飞起来时,那扑扑的响声却引人注意。灰喜鹊和花喜鹊们,从清早到傍晚一直叽叽喳喳。麻雀们叫声细亮,一群群地飞起、落下,像一阵阵掠过的风。黄莺婉转地歌唱着,在枝头上兀自闪亮。当然,在篱笆和柴草丛中,还有无数的鸟儿在穿梭,它们轻巧敏捷,连打闹的声音也是圆润的。燕子刚一回来,就喜滋滋地四处造访起来,它们轻盈地飞翔着,成为一道迷人的景致。

⑤在南方,雨水总是贯穿春天的全过程。一开始,春雨绵绵,落到水面上,只留下浅浅的“针眼”;后来,春雨有些急起来,四处的水面被碎碎地敲着,现出许多小小的漩涡来;再后来,雨帘就织得有些粗了,水面上的水花一朵朵盛开,雨落到池塘里,咚咚咚地响。过了清明,溪水、河水都回来了,并且不断上涨。夜里,池塘里蹦跳着泼剌泼剌的声响,雨继续下着,人们枕着一片雨声入睡。

⑥“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行春风,难得秋雨”“人勤春早,一早百早”,这些谚语,人们说得很朴实,也很直接。四季伊始,全年是个啥光景,春天给定下基调。春天忙得越热乎,秋天就会收获得越欢实。确实,这个季节,在乡下,人们除了闹元宵、祭祖、婚丧大事外,其他的活动就全是农事了。

⑦“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只要天气好,山坡上、菜园里,总是有人在劳作。常见的情形是,忙活着的一家人都不太说话,却彼此分工合作,相当默契。渴了累了的丈夫,拄着锄头,用毛巾擦擦脸,再灌下一大碗茶,然后仔细检查刚刚整理出来的土地。妻子呢,也休息一会儿,扯一把草垫着坐下。还有小娃娃,在捉蝴蝶,或在玩土粒,一脸淘气地笑。这样的场面在田野上常常可见,很是温暖动人。只要勤快点赶上时节,又照料得周全些,那些黄瓜、南瓜、丝瓜、茄子、辣椒、豆角等,都会争气的。它们你追我赶,铆足劲生长,开了花以后,又比赛着谁的果实长得好。

⑧“作田不让时,船家不让风。”田里的工夫更是要抢的。下雨了,家家户户就赶快给田蓄水,让水把田土泡发,这样,犁田就犁得深一些,田泥巴就容易碎一些。“犁得深,耙得烂,一碗泥巴一碗饭”,作田的经验就是这样简单明了。水蓄好了,阳光不受遮拦倾泻到田里,从山顶上望去,那么多田,一丘丘摇晃着晶莹的亮光,又层层叠叠拾级而上,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接着就是犁田。田野里到处是吆喝牛的声音;水鸭子不停地把嘴伸进水里找螺蛳;杜鹃鸟叫唤着“布谷布谷”不歇气;小河哼着小调朝下游跑远;一只白鹤降落,梳着羽毛,款款走动……这一切,构成了生机勃勃的“春耕图”。再接着,就是插田了。要不了几天,水田就涂上了嫩嫩的绿,清新喜人。插田时要唱歌,赛着唱,这边起,那边接,有独唱,也有合唱。歌声在山谷间荡来荡去,回声不断。歌词内容丰富,比如“日头渐渐向西边,插了一田赶二田。十指插得天边绿,双肩挑来丰收年”,充满快乐和自豪。

(选自《人民日报》陈爱民年3月24日)

17,文章写了春天哪些景象?请简要概括。(2分)

18,按照括号中的要求品析语言。(4分)

(1)迎春花从严寒中而来,有骨气,又使巧力,早早把一片金黄“哗”的一下呈现在人们眼前。(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加点字)(2分)

(2)映山红是最烂漫的,它们齐心协力,把整座山染成了一片红色。(从修辞角度赏析)(2分)

19,文章第②段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3分)

20,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2分)

21,谚语说“人勤春早,一早百早”,农事如此,学习亦如此。请你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你的感悟。(3分)

答案:17,草木萌动,百花吐艳,鸟儿忙活,人们勤于农事。

18,(1)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迎春花开的突然、开的热烈的特点,表达了人们对春天乍来时的惊喜之情,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映山红当做人来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映山红又多又艳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19,写出了春天里草木生长速度之快,体现了春天旺盛生命力;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章的文学意味。

20,写作手法:①多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到来时万物的生长变化;②注重色彩搭配,写出了春天的绚烂多姿;③细节描写使语言具有画面感;④大量引用古诗谚语,增添了文学色彩

21,例一:少年犹如春天,时间最为宝贵,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例二:学习需下苦功,今天的辛勤付出才能换来将来的累累硕果。

作文:(40分)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如今,科技正在飞速发展,让许多曾经的不可能都变为了可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事的水稻事业就是一个不断突破创新,勇于挑战超越的历程。他打破传统束缚,不惧艰难,勇于探索,在全世界惊讶的目光中将水稻种进了沙漠,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水稻种植的奇迹。一粒小小的种子,不仅改变着中国,也在悄然改变着世界。

上面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完成一篇不少于字的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内容具体充实,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四荒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fb/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