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咏春诗美不胜收,这首春雪你可读过
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从古至今每当立春过后,人们都在盼望春天早日到来。早春时节,万物开始复苏,大地回暖,春草开始发出绿芽,人们迫不及待想去踏青游玩。唐代诗人描写了很多篇早春的诗词,如白居易的“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施肩吾的“春景照林峦,玲珑雪影残”,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三首咏春诗,其中一首诗《春雪》让人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令人陶醉,美不胜收。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这首诗。 《春雪》唐代韩愈 新年都末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浅译:新年到来之时都没看见芬芳的花朵,早春二月,才惊喜地发现小草已发出嫩嫩的绿芽。白雪在春天姗姗来迟之际,竟穿过庭前的树木纷纷扬扬洒落一片片飞花。 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年,韩愈在朝廷负责史馆修撰及起草公文的职务,当时韩愈在长安,新年在古代是现在的春节,正是寒冷的季节,的确是看不到芬芳的花草。韩愈在岭南住过,觉得长安的春天来得比岭南要晚很多天,农历二月草才冒出嫩芽,连白雪都嫌春天来得太晚,于是诗人带着对春日的期盼,创作了这首咏雪盼春诗。 赏析:诗的开篇写诗人在新年不见花开焦急的心情。古诗正月初一是新年,立春在新年前后,立春之后春天就不远了。在北方地区,农历二月看不到花开。诗人曾在岭南居住过,那里早就春暖花开了,有黄莺在和熙的春光中歌唱,草也茂密翠绿。可长安才“二月初惊见草芽”。一个“惊”字,体现诗人期盼春色初露萌芽的喜悦心情,一个“初”字,含有春来晚,花开迟的感叹。韩愈在另一首咏春诗中写有“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描写早春二月小草初发嫩芽,近看稀稀落落,远看连成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这才是令人期盼的“最是一年春好处”,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写的几首春景,都对“草芽”情有独钟,因为看到了草芽就看到了春的讯息,就看到了新的希望。诗人通过对嫩草的描写,表现出对江南故乡的思念之情。 后两句表面上写有雪无花的情景,实际春天已经孕育在残雪的泥土中。白雪见春天姗姗来迟,按捺不住穿树飞花,再为大地装点银花,增添一片春色。早春飞雪,也是奇景,诗人把春芽,飞花描写得富有浪漫色彩,用“却嫌”及“故穿”把春雪拟人化,把春雪描画得灵气十足,就像翩翩起舞的少女尽情地舞动着衣袖,化作一片片飞花,装饰着盎然的春色。诗的构思非常奇妙,动静相宜,形象生动,抑扬顿挫,喧染了早春喜悦的气氛,展示出大自然无比的魅力和诗人对春回大地的无限期盼。 这首诗匠心独运,富有空幻、浪漫的想象,诗人从春寒的飞雪,体现春色即将来临的景象。飞雪怨春迟,本应是人的情感,诗人把人的情感赋予了飞雪,于是白雪能善解人意,故作飞花来装点春景,独具风采,真是妙笔生花。 诗词写作也像人说话一样,语调有高有低才能引起别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fz/10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用植物迎春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