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划招聘求职QQ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0845.html
不能踏青赏花怎么办?看这个!黄地绘有桃、蝙蝠纹样的花盆中,插有九朵怒放的各色菊花,下面还有几枝白梅点缀,色彩对比十分鲜明,一派喜庆热闹的气氛。桃子寓意长寿,蝙蝠谐音“福”;菊花是文人笔下淡远旷达的象征,梅花代表着不畏艰苦的品格。而盆景中的九朵菊花,与花盆上的桃蝠图案相互呼应,意为“福寿九如”,主题十分鲜明。然而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想到。菊花开在秋天,梅花开在冬天。梅花花期已过的时候,菊花花期还未至,这盆景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呢?答案,就藏在这盆景的细部中:是不是觉得盆景花卉的颜色似乎不那么鲜亮,好像还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厚重感?有这种感觉,可以说是十分正常,它压根儿就是一盆假花。这件盆景的真正名字是:粉彩桃蝠纹珊瑚菊花盆景。虽然花盆是真正的粉彩桃蝠纹花盆,但花盆中的鲜花,都是用珊瑚和加入各色颜料的玻璃制成,可比普通的鲜花要土豪得多了。用各种宝石制作成工艺盆景,这种做法并不是从清代开始的。早在先秦古籍《山海经》中,就有“三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的记载。汉代成书的《淮南子》描绘昆仑山一带“中有增城九重……珠树、玉树、琁(音玄)树、不死树在其西”。成熟时代不早于魏晋的古籍《汉武故事》里称汉武帝在神明殿前安置了一棵玉树,“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刨去统治者骄奢淫逸的因素不论,利用各色宝石模拟观赏植物,这个思路与清代统治者十分一致。那么,为什么放着好好的自然鲜花不看,非要铺张浪费,用宝石做成假花呢?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第一,如果用鲜花做成盆景,放上一段时间肯定枯萎了,不能让人时时刻刻都欣赏到。玉石珊瑚菊花盆景第二,自然植物需要剪枝修叶、浇水施肥,时时刻刻细心呵护。如果对植物不是真爱,养护一时半会儿可以,养护十年二十年是基本不可能的。而宝石盆景虽然在制作时费工费力,但做好了只需要往规定的地方一放,记得擦擦灰就可以了,从长远来看,比养花要省心得多。红宝石梅寿长春盆景第三,古代没有大型的养花温室,由于自然规律的限制,一些有吉祥寓意的盆景是不可能利用鲜花做成的(比如菊花+梅花的组合)。而宝石做成的假植物则不会被大自然左右,牡丹、菊花、荷花、迎春花、梅花……都可以出现在一个盆景里,盆景的含义想有多吉祥,就有多吉祥。第四,最简单的原因:用宝石做成花,显得我土豪呀!象牙嵌玉石水仙盆景清代宫廷里的相关人员对盆景的制作和摆放可谓煞费苦心。工艺盆景大多放在皇室成员经常出没的场所,比如书房、起居室里。依据陈设位置的不同,盆景的大小也有差异,大者摆在地上或矮架上,可高达85厘米;而小者放在多宝格中,最小的只有18厘米高。当然也有先做好盆景,再择地摆放的时候。如乾隆八年的造办处档案中记载:“太监胡士杰交石头盆景一件……交重华宫看地方摆。”这些用于摆设的工艺盆景,用料多为宝石、珊瑚、象牙、蜜蜡等,大多数造景丰满,色彩缤纷,着力凸显富贵之气,令人眼花缭乱。铜胎掐丝珐琅珊瑚象牙盆景然而,皇帝们还是有基本的审美能力的。与这些俗艳的假花相比,他们更加喜爱的还是充满自然生趣的真花。最著名的宝石盆景故事,发生在雍正皇帝身上。雍正三年九月十八日,造办处向雍正皇帝呈上了一件“镶嵌钧窑盆景”。不知这天是个什么重要的日子,构成盆景的零件有:“缠金藤镀金树一棵、珠子七十三粒、宝石二十一块、红玛瑙寿星一个、珊瑚两枝、珊瑚灵芝一件、珊瑚福一个、珊瑚花头一个、蜜蜡山子一个、蜜蜡鹿一件、蜜蜡花头一件、蜜蜡桥一件、绿苗石二块、紫檀木座一件、象牙仙鹤一只”,不仅有花有树,还有石头有仙鹤,可谓超豪华配置。还特意选了一个钧窑花盆装着。估计有关部门当时满心欢喜,眼巴巴地等着皇帝表扬自己呢。然而雍正皇帝的回复却是:“将此镶嵌地景起下来,另配云母盆,此钧窑盆仍交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fz/12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