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钱瓯之源,生态屏障。

青山巍巍,绿水迢迢。

12年前的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遂昌调研时,为遂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点赞。他谆谆嘱托遂昌干部:“要把党支部作用发挥好,把山林保护起来,让村民生活好起来。”

今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丽水的绿色发展工作:“浙江丽水市多年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生态环境质量、发展进程指数、农民收入增幅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牢记嘱托,不忘初心。站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全省生态屏障地区的遂昌,作为全省大花园建设核心区丽水的重要点位,始终坚定不移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昂首阔步迈向美丽幸福大花园的建设征程。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的“丽水之赞”,为遂昌继续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新担当,新目标,新作为。在高质量谱写新时代县域发展崭新篇章的遂昌,正以“丽水之赞”为引领和动力,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手笔,昂首挺胸,阔步前进,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高质量建设美丽幸福大花园,勇当绿色发展的合格探路者和优秀模范生!

坚守生态

念好“山字”经

“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年前,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笔下的诗句是遂昌好生态的生动写照。年生态文明总指数位列全省第一,年列入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年正式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县,年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如今,一份份鼓舞人心的生态成绩单,让“生态之窗、康养遂昌”的金名片名副其实、深入人心。

地处钱塘江、瓯江源头地区的遂昌,生态有底气:83.47%的森林覆盖率全国领先,.65万亩的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居全省前列,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华东几近唯一,遂昌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唯一以县域命名……作为全省生态屏障,遂昌随处可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遂昌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欠发达地区的最大资源就是生态资源”“一定要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殷切嘱托,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牢牢守住生态底线,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在念好“山字”经的道路上昂首前行。

遂昌,率全市之先发布实施《遂昌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年)》,编制《遂昌县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遂昌县生态工业“十三五”规划》等生态规划,先后出台《遂昌县大气污染防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年)》《“”美丽遂昌建设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

从倡导植树造林到实施森林限伐,从开展村庄整治到打造洁净乡村,从淘汰落后产能到追求循环发展,遂昌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遂昌在全省率先以县人民代表大会表决形式通过了《关于加快生态林业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中国洁净乡村”建设的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人民的意志,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高涨。

龙洋乡西滩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去年12月25日,这个村的自然村茶园村“乡村活化”项目一期全面启动。首批签约出租房屋的13户村民已经收到5年的租金共万元。在接下来的20年里,全村27幢黄泥房将收到超过万元的租金。村委会主任罗启根深有感触地说:“为了这一天,我们守了13年。13年来,村里没有砍掉一棵树,没有新建一幢房。但一切都值得,因为茶园村正在成为最好的乡村旅游村。”

既要GDP,更要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了抓污染源头治理,遂昌严把环境准入关,坚决淘汰高耗能产业,努力去除“黑色GDP”。据统计,年以来,遂昌共对个建设项目出具了审批意见,一批化工石化、火电等“两高一资”项目被拒之门外。按照“园区外无工业企业、园区内无非生态工业企业”的思路,遂昌还通过疏堵结合、政策引导等方式对县域范围内低小散企业、竹加工企业、落后产能企业等进行了整治。截至目前,共整治“低散乱”企业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5家,关停造纸企业4家、活性炭企业2家、制砖企业1家。

遂昌还以生态机制创新为重点,发布全市首个《遂昌县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操作规程(试行)》,率先把自然资源资产纳入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干部责任审计,将美丽遂昌、“洁净乡村”“五水共治”与干部政绩直接挂钩,并形成了县委重视、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有效地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持续、深入推进。

擦亮生态底色,把住绿色门槛。遂昌坚决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持续开展各类执法专项行动,重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年以来,全县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余人次,检查企业余家次,行政处罚立案查处案件64个,处理环境信访投诉余起,处理率%。

一路走来,遂昌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牢牢守住生态这个底线。因为,地处钱塘江和瓯江源头的遂昌深知:生态是立县之本、富民之基、幸福之源、永续之根。

“看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每年还能领取‘生态红利’,我们切实尝到了保护生态的甜头。”去年,云峰街道同心村清水源自然村的林农华启松拿到10.12万元生态公益林补偿时,脸上挂满了笑容。遂昌全县共有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65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总面积的67.4%,全部纳入省核定补助。自年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以来,已累计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4.亿元,惠及林农户,千亩以上的林农12户。

不忘初心

走好“两山”路

站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浙江省生态屏障地区,遂昌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殷切嘱托,不忘初心,在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要发展。”在遂昌,这已经成为23万人民的一致共识和自觉行动。

“自遂昌实施全省最大的‘森林保护计划’以来,每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所有县领导带队进村上山植树,全体党员干群自发上阵,这项每年雷打不动的全民义务植树常规动作,已坚持了整整十年。”县林业局局长张勇军自豪地说。

在这场全民植树大行动中,联动推进了珍贵树种植、古树名木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美丽林相改造为主的系列生态林业建设组合拳,共种植各类苗木.7万株,绿化造林面积22.万亩,掀起了“森林遂昌”建设热潮,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3.47%,全县建成全国生态文化村1个、省级森林村庄12个、市级绿化示范村76个。

“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遂昌让座座青山披新绿的同时,还把绿水条条见清波作为政治责任,以推进乌溪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作为重点,以“五水共治”为主要载体,从城镇到乡村,持续推进河长制,通过低散乱企业整治、截污纳管集中处理等,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鱼游”的生态河道管理目标,确保了钱瓯源一江清水向东流。

在这场守护绿水青山行动中,遂昌还打出了以绿色惠农卡、垃圾分类、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耕作层保护的“四位一体”的净土组合拳;大力推进燃煤锅炉淘汰、餐饮油烟净化、“三尘”监管的“治气”十大工程;以乡风文明为引领,转变思想观念,营造了“人人参与,人人保护”绿水青山的浓厚氛围。

保护一方生态,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对于生态优越,经济后发的遂昌来说,守住了“绿水青山”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竞争优势,让一方的产业发展起来,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大通道。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打开“两山”通道的探索中,遂昌着重在“三农”领域下足功夫。围绕“生态为基、效益为先、产业为重”的工作要求,先后出台《遂昌县发展健康农业三十条》《遂昌县加快推进中药材发展行动计划》《遂昌县茶产业振兴行动计划》《遂昌县中蜂振兴计划》等惠农政策,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生态精品现代农业发展。

年,遂昌农业答卷可谓华丽:农业总产值18.86亿元,增幅5%,其中传统产业茶叶全年产量吨,产值9.51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72亿元,增长4.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元,增长10%。一串串可喜的数字背后,是遂昌“三农”领域的和美乐章,也是遂昌在打开“两山”转化通道进程中的有益探索。

在这场全民探索“两山”转化通道的创新实践中,遂昌在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上亦是打出高效组合拳。

西畈乡西畈村的蜂农张根土,是遂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路上的一个鲜活创业者。“这两年得益于全县中蜂产业的快速发展,整个基地已经有群蜂,一年产出的2万多公斤蜂蜜有多万元收入,其中很大部分蜂蜜都是游客上门订购的。”说起这两年的“甜蜜事业”,张根土一脸甜蜜笑容。

生态就是效益,绿色就是品牌。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山旮旯,在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兴起的当下,生态牌成为众多绿色企业的“创业追逐地”。

作为最早一批入驻龙板山工业园区的企业,今年年初,浙江双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万元产值。”看着工厂繁忙的景象,公司总经理舒华安自信无比。

而这,只是遂昌生态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年,全县57家规上企业中有43家实现正增长,5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同比增长34.8%,增幅位于全市第一。同时,依托“腾笼换鸟”,全年共引进项目腾活“僵尸企业”用地.7亩,收回闲置工业用地86.1亩。

成绩的背后,是遂昌为生态工业发展新格局注入的剂剂“强心针”:先后实施《遂昌县振兴生态工业三十九条》《遂昌县振兴生态工业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释放出生态工业振兴的强大政策效应;牢牢把握产业培育和“腾笼换鸟”两大主线,唤醒生态经济发展新活力;“百名局长帮百企”“妈妈式”服务等举措,为企业提供高效和优质的服务。

在绿色发展,打开“两山”通道的进程中,遂昌以生态为底色,着力构建“全业融合、全景打造、全局联动、主客共享”的旅游发展新局面,全域旅游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中领跑前行。据统计,年上半年,遂昌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7.67亿元,同比增长16.84%。短平快旅游项目——南尖岩玻璃桥一开业,便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景区游览。试营业仅6日,景区便接待游客人,实现门票收入元。

十年多来,高坪乡立足高山海拔优势,致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好山好水好空气都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绿色资本。短短十年间,从当初的5家农家乐发展到目前全乡5个农家乐经营专业村,户农家乐,张床位,全乡存款总额从当初的万增加到如今的1个亿,曾经的穷乡僻壤,成了名副其实的“聚宝盆”。

高坪吃上生态饭的实践之路并非孤本。美丽生态,催生乡村投资热潮,一拨拨外地客商来遂昌山区投资兴业。仅年,遂昌成功推出了诗里湖山、上林山舍等多家精品民宿,如今全县精品民宿就有21家,这些民宿就如同散落在秀美山水中的一颗颗明珠,成了遂昌走好“两山”路的最好标志。

青山未老,绿水可期。如今,放眼遂昌,山更青了,水更秀了,天更蓝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打起了生态牌,干起了生态活,赚来了生态钱,真正让“山货”走出“山门”,“山景”带来“钱景”,“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了“金山银山”。

勇立潮头

打好“振兴”牌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的重要节点,历史再次赋予遂昌这座生态之城,在新时代全面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绿色发展的新使命和新担当。

把全县作为一个大乡村来谋划的遂昌,乡村振兴无疑成了遂昌在新时代继续走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道路的首要抓手。

为此,遂昌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起草了《关于全面落实五大要求加快建设五个乡村争当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领跑者的若干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繁荣乡村、景观乡村、文明乡村、和谐乡村、幸福乡村”建设,加快实现美丽乡村全域共建、美丽经济全业共融、美好生活全民共享,全力争当中国特色乡村振兴的领跑者,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为绿色发展中国方案提供更多遂昌经验。

产业是发展之基、财富之源、乡村之本。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遂昌以打造绿色生态经济新引擎为目标,大力发展健康农业和全域旅游,不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培育康体游、养生游、研学游、体验游等新业态,打造“山水人文皆为景”的全景遂昌。

一路风景,一路商机。全域景区化的逐渐形成,为遂昌带来了无限商机,不仅本地民资活跃,外来资本也是纷至沓来。

深圳乐领生活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龙洋乡西滩村茶园自然村乐领茶园村“乡村活化”项目依托茶园优越的自然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传统村落民居和乡土文化,对整个村子进行规划和改造,打造现代生活与传统农耕生活相互协调、主客共享的乐领生活社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如今,不少类似的旅游项目正在遂昌落地开花。年,遂昌列入推进计划旅游项目共计58个(包括养生养老项目),其中列入全县投资盘子的建设类项目46个,前期项目7个,谋划项目5个。在建旅游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4.87亿元,其中非政府投资项目38个,年度计划投资14.43亿元,政府投资项目8个,年度计划投资0.44亿元。

在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建设“繁荣乡村”的过程中,遂昌以建设美丽乡村升级版为重要突破口,按照“极品村、精品线、全域美”目标,持续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农村“厕所革命”“庭院革命”等,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品格、品味、品质,打造精品精致、最忆乡愁的品牌美丽乡村,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美景不仅给百姓带来了舒心,更让群众增收致富走上了快车道。

“参观完挺进师师部旧址、蔡相庙、月光山公园等地,对红色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真是不虚此行。”日前,杭州市民汪军来到王村口镇饱览红色文化后赞不绝口。

去年,全县顺利完成了包括王村口镇在内的7个乡镇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如今,美丽环境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源头活水。据统计,6月29日至7月3日的一个星期时间,到王村口镇的游客每日都达1人以上。

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遂昌紧紧抓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契机,大力弘扬慈孝文化、耕读文化,全力打造乡风文明最美县、样板县,焕发乡风文明新风尚。

暑假开始以来,应村乡高棠村周村源自然村高源书院经常组织开展“春泥计划”“暑期读书会”等活动,弘扬耕读文化,传承慈孝品德,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这是遂昌积极复兴耕读文化,推进耕读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实施了农村传统文化振兴计划,农事体验、茶园武术、三井问茶、乡村春晚等20多个主题活动点燃乡村激情,一座座农家书屋和文化礼堂构筑起乡村“文化粮仓”,诗书润田园、耕者读诗书正成为遂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靓丽风景线。

在乡村振兴这场持久战中,遂昌始终将农村和谐稳定作为基础和前提,坚持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加快构建新时代乡村综合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新农村,推进“和谐乡村”建设。

“黄家源自然村垃圾池已经破烂不堪,垃圾都倾倒在垃圾池外,希望网格长协助处理。”6月22日,遂昌县应村乡综合指挥室将这条信息流转给了东源村网格长、村党支部书记傅英林,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处理,事件状态显示“垃圾已清理干净,垃圾池门已换新”,并附上了处理后的照片。

事在人为,业由人兴。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为此,遂昌积极创新,在各村成立乡贤联谊会、人才驿站等平台,打造一支支高素质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打下厚实的人才根基。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遂昌共有乡贤人,截至6月底全县各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乡贤联谊会,建立乡贤馆堂两处,建立大型乡贤联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fz/9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