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90621/7235802.html

手太阳小肠经所属穴计有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共19穴。

六月小肠经(未时13:00–15:00)

小肠经病态症状:耳聋耳鸣、心痛失眠、肠炎、吐血、消化不良、脊痛腹痛、脸肿、痢疾等。

小肠经强盛者的性格特点:分忧解难,明理辨是非,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忠心,不居功自傲,谦让。

六月修行方案:阳谷、支正、养老、后溪、灵道、少冲。

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咬肌。皮肤由尺神经手背支和手掌支双重分布。皮下组织内除皮神经外,还有手背静脉网的尺侧部。针经皮肤、皮下组织,进入小鱼际肌的小指展肌,在小指对掌肌的前方,再进小指短屈肌与第五掌骨之间。以上三肌均由尺神经深支支配。

手太阳经所注为“输”;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督脉手太阳之会,俞穴,属木。

小肠经气血由此上行督脉。

(1)后溪。后,与前相对,指穴内气血运行的人体部位为后背督脉之部。溪,穴内气血流行的道路。该穴名意指穴内气血外行于腰背的督脉之部。本穴物质为前谷穴传来的天部湿热之气,至本穴后其外散的清阳之气上行督脉,运行的部位为督脉所属之部,故名。

(2)督脉手太阳之会。因本穴有清阳之气上行督脉,故为督脉手太阳之会。(3)小肠经俞。俞,输也。本穴气血由前谷穴传来,在本穴的运行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缩合,热散后的部分清阳之气上走督脉,缩合后的水湿之气则循经上行腕骨穴,本穴无气血物质的收藏转变,单纯为小肠经气血物质的传输之处,故为小肠经俞穴。

(4)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物质除别走督脉的气血为上行外,循小肠经传输的气血则为横向下行腕骨穴,表现出风木的横行特征,故本穴属木。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纯阳之气和水湿风气。

纯阳之气循天之上部外走督脉,水湿风气横走腕骨穴。

强化督脉阳气。

高良姜

头痛项强、目赤肿痛、落枕、耳聋、耳鸣、鼻衄、癫痫、疟疾、黄疸、盗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挛急等。

后溪穴,清心安神,通经活络。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落枕、耳聋、精神分裂症、癔病、角膜炎等。

后溪穴配合谷穴治手指挛痛;

后溪穴配人中穴治急性腰扭伤;

后溪穴配列缺穴、悬钟穴治项强痛。

配天柱主治颈项强直、落枕;配翳风、听宫主治耳鸣、耳聋。

(1)通玄指要赋:痫发癫狂兮,凭后溪而疗理。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2)肘后歌:胁肋腿痛后溪妙

(3)玉龙歌: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

(4)胜玉歌:后溪鸠尾及神门,治疗五痫立便痊。

(5)百症赋:后溪环跳,腿痛刺而立轻。又:治疸消黄,皆后溪劳宫而看。又: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

(6)兰江赋: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病治还轻。

寒则补之或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后溪穴,直刺0.5-1寸,局部胀痛。

后溪穴,艾条灸5-20分钟,后溪穴,艾炷灸3-5壮。

用拇指指腹按揉后溪穴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

对于长期在电脑前工作或学习的朋友,每过一小时把双手后溪穴放在桌沿上来回滚动三到五分钟,可以缓解调节长期伏案以及电脑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通过按摩后溪穴,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是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按揉后溪穴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使用电脑给颈椎带来的不利影响,只要坚持,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坐在桌子旁,可以把后溪穴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的效果,每小时刺激3~5分钟就足够了。当我们坐在电脑旁阅读文件的时候,也可以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重复相同的动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pz/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