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催花之路数代传承育真经
北京最佳皮肤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2.html 菏泽报业全媒体消息(牡丹晚报记者姜培军)一枝牡丹,历经夏的沉默和秋的积淀,借助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在冰雪中绽放,给数九寒冬带来融融春光。凌寒绽放,哪一朵牡丹的背后没有一个激荡人心的传奇! 在牡丹反季节催花史上,无论是南方室外催花还是北方温室催花,菏泽始终占据领导性地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菏泽牡丹催花走过了一条异常漫长艰辛的探索之路,也留下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大棚牡丹开始萌芽 11月27日,在位于市上海路的菏泽诚美花木基地,花棚内的催花牡丹开始萌发,露出了小小的花芽。菏泽诚美花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洪勇,正在带领工人进行花田管理。春节前夕,这些催花牡丹将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带去“春天”。 据历史记载,早在唐朝,人们就利用牡丹的生态习性,将它置于土窑,四周以火烘,促使牡丹提前至春节期间开花供人们欣赏,这在当时称为“烘花”。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中,也有明朝时期冬季牡丹催花的描述。但受气候、技术等诸多生产条件制约,牡丹冬季催花一直存在着花期不易控制、成花率低的问题。为使花随人意应时开,菏泽一代代花农和牡丹专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今曹州花,可以火烘开者三种:曰胡氏红、曰何白、曰紫衣冠群。”这段话见于清朝余鹏年所著的《曹州牡丹谱》。寥寥数语,蕴含了很多信息:催花的方式——火烘,催花牡丹的品种——胡氏红、何白、紫衣冠群。而且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菏泽牡丹催花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清朝。 从生物特性上说,牡丹为春季开花植物,花芽在秋季已经基本分化形成,此时如果给牡丹营造适宜生长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外界条件,便可以使之再次萌动生长,现蕾开花。“只要能有效营造牡丹正常的生长环境,熟练掌握牡丹的生长习性,牡丹就可以在冬季开放。”牡丹专家赵孝庆说。 大田牡丹在春季的生长过程是由低温到高温,逐渐升温,经过这样的过程牡丹才能生长发育良好,花朵丰满,色泽艳丽。北方冬天温室催花,俗称“熏花”、“烘花”,就是通过温室内人工升温的方法,使牡丹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再次萌动、生长、开花。 昔日只争春,如今花随人意应时开,无数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弄拙成巧”的催花经验 了解业内情况的人都知道,目前在催花牡丹装盆进棚之前,首先要进入冷库存放。“冷库的温度保持在0至5度,催花牡丹将在这里存放近一个月。”菏泽多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文刚介绍。 催花牡丹入棚前,为什么要先“冻”几天?“反季节催花技术就是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打破牡丹的正常休眠状态,使它在春季以外的季节开放。”菏泽牡丹行业业内人士吴勇华说。打破牡丹的休眠状态,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其一是通过晾根脱水,其二是通过低温冷藏。在记者的记忆中,多年前,在市牡丹路等路段,晾晒的牡丹铺天盖地。据介绍,通过晾晒,牡丹植株容易变软利于上盆,另外利于牡丹解除休眠。除了通过传统的晾晒脱水来打破牡丹的正常休眠状态,还可以通过低温冷藏。牡丹专家赵孝庆解释说,牡丹在正常生长过程中,要经过“春化”阶段,否则花芽、花蕾不萌发,或者萌发但不整齐,或者只开花不长叶。 说起通过晾晒脱水来打破牡丹的正常休眠状态,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老一代花农赵经刚回忆,菏泽花农开始“下广”催花的时候,出于防止牡丹脱水的考虑,通常在其根部带着小土球。有一年,他运送牡丹到广州催花,因为包装不完善,打开一看不少植株土球散了。再看这些牡丹,因为根系严重失水软得像面条一样,几近半干。赵经刚认为这些牡丹铁定不能成活,便准备扔掉。这时候,一个老乡建议他栽上试试看,赵经刚就把这部分散土球的牡丹,单独栽种了起来。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散土球的牡丹却生长得非常好,成花率也高。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带土球“下广”了。后来,就产生了一个业内名词,即“涮根”,指的是牡丹根部无土,像在水里涮过一样。事实上,“涮根”就是通过晾晒脱水来打破牡丹的正常休眠状态,是有科学道理的。 开创北方温室催花先河 年3月,为扩大菏泽牡丹知名度,原菏泽市在北京举办以牡丹为题材的菏泽牡丹书画展。为烘托展览气氛,决定在书画展上配展菏泽牡丹。那时候,在菏泽现代历史上,还少有北方温室催花成功的记载。当年接到任务的牡丹专家赵孝知和赵建修等人,首先赶到济南大明湖公园,找到石大连工程师拜师请教。原来,石大连等人曾经从菏泽购买牡丹,搞过迎春花展,有一定的催花经验。返回菏泽后,根据石大连“温度要大、温差要小”的经验,赵孝知制定了催花方案。结果30天后,催花牡丹枝条疯长,个别牡丹长得像地瓜秧似的拖在花盆上,花蕾全部败育,初次实验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但赵孝知和赵建修等人没有灰心,他们静下心来分析查找失败原因,终于找到了失败的根源:温室内昼夜温差过小,相对湿度过大。他们重新制定催花管理方案:在温室顶部开通风排湿的天窗,使昼夜温差扩大到10度左右,减少浇水量。他们随后在冰天雪地的大田里,再次刨出株牡丹用于催花。苦心人天不负,这一次他们成功了,催花牡丹叶花并茂,十分喜人。菏泽牡丹书画展开幕后,每天前来观赏菏泽书画和牡丹的游客络绎不绝。有一位老者,为了一盆“豆绿”先后三次前去观赏。此后,赵孝知总结此次北方温室催花的经验,并结合南方催花技术,将盆大胡红催花成功。每盆牡丹的成花率在10个花蕾以上,成花最多的一株有23个花蕾。 领跑,因为积淀。经过多年来的经验积累,菏泽目前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反季节催花经验,使“花随人意应时开”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菏泽催花牡丹也“红遍”全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zp/11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申江诗潮第440期虽是东风还刺骨柳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