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m.39.net/pf/a_4892460.html

“墓,母亲的墓,还有些新。那上面长着的几堆蒿草还没发青。去年插上去的几枝迎春,大概是因为它们的生命力特别健旺的缘故,已经活跃地长起枝藤,翠绿的叶儿陪伴着金黄的花朵,花瓣上滚动着露珠,在艳阳下闪烁着美妙的柔光。”这是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迎春花》中的一段。

冯德英的《迎春花》写的是上世纪上叶胶东半岛的战争年代,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出,在坟墓上栽迎春花,是胶东半岛很久以来就有的习俗。

但我小时候并不知道这个习俗。在野外看到迎春花,折几只拿回家,总会遭到母亲的斥责:“摘这个干什么,快扔掉!”母亲的无端愠怒和语焉不详,让我感到害怕甚至恐惧,像被蛰了手似的赶紧扔了,立刻觉得春天不明媚了。

这么好看的小花,一朵朵像小喇叭,像高脚酒杯,春天开得最早的花,金灿灿的花,为什么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呢?

就是因为迎春花是坟墓花,只能开在坟墓上,和纸钱堆积,陪供品献祭,与逝者相伴,出现在家里,就是晦气、不祥。

迎春花本来是迎接春天的,怎么就成了守墓者?是迎春花选择了坟墓?还是坟墓选择了迎春花?

有人说,是因为迎春花枝条有丛生攀援的特点,可以把坟攀起来,防止水土流失。

也有人说,因为迎春花在清明节前后开花,花色明亮鲜艳,容易扦插,将迎春花种在逝者的坟头,当春天到来时,那黄色的花格外醒目,在山野里便于辨认坟墓。

迎春花原产中国西北和西南,比如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这些气候较为严酷干燥的地区。由于它的故乡在冬季也是苦寒之地,所以它能忍耐华北冬季的干燥和严寒,从而成为北方最早的春花之一,唤醒冬末春初北方枯槁荒芜的大地。

迎春花栽培历史很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已是著名的观赏花卉了。白居易写迎春花“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就表达了对早早绽放的迎春花的喜爱,那时,迎春花不是坟墓花。

迎春花的原产地是中国的西北和西南,比如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这些气候较为严酷干燥的地区。属于素馨属,素馨属物种大部分都喜欢湿润的亚热带到热带气候,虽然有少部分种类生活在干旱环境中,但大多都不能在长期低于零度的环境中生长。迎春花是素馨属里最皮实的一种,由于它的故乡在冬季也是苦寒之地,所以它能忍耐华北冬季的干燥和严寒,从而成为北方最早的春花之一,唤醒冬末春初北方枯槁荒芜的大地。

年3月初,在趵突泉公园惊见一大丛壮观的迎春花,成千上万朵金黄色的迎春花一同开放,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枝条。那纤长的枝条仿佛金色的瀑布,在斜射的阳光中闪闪发光,伴随着趵突泉清澈的涟漪,真是美不胜收。那一刻,迎春花一洗它的晦气,尽情泼洒着生命的光彩,它不是死亡,不是埋葬,它是春天,是希望。

那一刻,我明白了迎春花为什么开在坟墓上。

坟茔代表死亡,迎春花代表新生,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就是结束和开始,是具有哲学意味的对照和寓意。

她们肩披金发,袖藏芳香,在残冬与早春接壤的时光里,完成枯槁萧瑟与生机蓬勃的薪火相传。

她们是春天的守墓者,她们是回归泥土的人开出的金色花。

她们用自己美丽的容颜慰藉逝者的骨殖,用细密的花朵向墓中人难呢喃倾诉,我们思念的亲人啊,你可知大地上又是春天。

-----------

●挖荠菜,是一种乡愁

●鲁迅的乌桕树

●我想去一次江南,寻找鲁迅的木莲们——细数鲁迅写过的那些植物

●四月―昆嵛山有这样39种花

●山桃在小路尽头,独自经营着春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zp/4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