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迎春花有哪些繁殖方法,以及怎样栽培
迎春花 学名:JasminumnudiflorumLindl 别名:金腰带、小黄花 科属:木犀科,茉莉属 迎春花是高可达2~3米的落叶灌木原产于我国中部和北部各省,现在各地均有栽培。因它早春迎着寒风怒放鲜花,故名“迎春”。它的自然花期,在南方常在春节前后,在北京则稍晚,但人们为了欢度节日,喜迎新春,常将迎春栽于盆中,置于室内,促其在春节期间开花。 迎春花的枝条细长而柔软,幼枝有四棱角;叶对生,小叶3枚,卵形,灰绿色;花单生,着生于去年已落叶的叶腋处;花在出叶前开放,有波形六裂片,鲜黄色。北京地区的迎春花,二月底三月初萌动,花期从三月中旬至四月上中旬,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出叶,十一月落叶。 迎春花适栽于庭院、绿地之中,也宜植于草坪的边缘,在宅前、池旁与姿态玲珑的假山石相配置,更是雅致美观。迎春花根囊的萌发能力很强,枝条触地1~2个月即能生根长出新的植株,因此它又是理想的堤岸护坡材料。迎春的植株性寒,味苦,有消炎、清热的功能,花能治肿毒恶疮。 繁殖方法 繁殖迎春花,分株和压条均易成活。 分株繁殖法分株,宜在春季迎春萌动之时。将整个迎春植株掘出,把每个大株丛分成10~20个小株丛,每个小株丛至少要有2~3个茎干,然后将各个小株丛分别栽植于事先挖好的穴中。栽植时,应在穴内施1~2锹腐熟的堆肥,然后栽苗,填土,踩实,灌足水隔两天再灌一次水即能成活。 压条繁殖法一般在三、四月份进行,也可在五、六月进行。将迎春的长枝条向地面压弯,把接触地面的部分埋土3~4厘米,使之经常保持湿润,两个月即能生根,翌春即可分割移植。 栽培管理 迎春花性喜阳光,耐寒,耐旱,耐碱,怕涝;它不择土壤,但在深厚、肥沃、湿润而又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中生长最好。因此,栽植迎春花应选择背风向阳而地势较高的地方。 迎春花生长强健,适应性强,基本上没有病虫为害,栽培管理也较为简单。每年在迎春发芽前至开花期间,可以灌水2~3次;夏季不旱不灌水;秋后灌一次防冻水即可。施肥,宜在秋后进行;可在植株的根部附近挖小穴,施入腐熟的堆肥1~2锹即可。 迎春花,每年应该摘心(即打顶梢)3~4次,以促使它多分枝。一般是五、六、七月各一次。七月以后是否摘心,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决定,生长强健而又分枝多的,即可不必再摘心,反之,还应再摘一次。 迎春花也可以盆栽,一般是秋后上盆,移至室内供观赏。盆栽迎春花的培养土,可用五成普通土、三成堆肥,二成炉灰渣混合配制。盆中可用柔软的树枝编成各种花式的“拍子”,将迎春花的枝条轻缚在“拍子”上。迎春花上盆之后,每隔3~5天浇一次水,要经常保持盆土不干也不湿,在一般室温的条件下,春节前后即能开花。花谢之后,应及时剪去残留的花枝,以免消耗养分。盆栽的迎春花,如果在花后不移栽于露地,则须每年换盆和施肥一次。 防治病虫 迎春花在春、秋易遭受蚜虫为害,可喷1,倍乐果药液除治。 功效作用 迎春花属木犀科落叶灌木迎春之花,花期2~4月,花期采收,烘干用,其叶亦可入药。其花,解热发汗、利尿,主治发热头痛、小便热痛;其叶,活血解毒、消肿止痛,主治肿毒恶疮、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jz/10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此花被誉为植物黄金,花色金黄,晒干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