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通州区潞城镇首轮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正式启动,而后每年都在推进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7年的时间,咱潞城已完成1.6万余亩造林。

并且随着新一轮百万亩平原造林、潮白河生态景观带建设、潞城镇景观生态林工程、留白增绿项目等工程的开展,潞城镇森林覆盖率还在不断的提升中。

这项工程给我们带来了啥?

咱家门口的树变多了

环境更优美了,空气更清新了

不止这些

更有一些惠民政策随之而来

咱本地的林果业发展了、公园也在不断建设

有些村民的就业难被解决了

咱潞城的生态、经济都在稳步发展

光听小潞说效果不大

咱们让村民来说话,再用数据来说话

平原造林解了她的“心头病”

“土地用来种树了,对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除了改变了我们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之外,每年还可以收到一定的土地流转钱,同时富余的劳动力还可以找点其他工作,这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这是前疃村村民王文芝的内心想法

在二三十年前,王文芝的女儿还在上学,有的时候带着女儿去农田里种地,经常会听到女儿说:“我以后哪怕工资低,我也不回家种地,这太累了。”

听到女儿这样说,王文芝心里有喜有忧,她开心自己的女儿有大志,但同时担心这么多土地将来自己老了无人打理可怎么办。

她的这种担心到年便结束了,这一年潞城镇开始实施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前疃村的土地也成为了第一批纳入平原造林工程的土地。看着田地里种下的一棵棵树,王文芝心里很开心。

现如今,不再种地的王文芝经常帮村委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说:“平原造林解了我的心病,如今有时间了就想着为村里做点事。”

每天傍晚时分,王文芝都会邀上自己的好友,在村里散步,与此同时她会看看村子周边这些已经成林的树木,并不时感叹,几年过去了曾经的小树苗都变成大树了。

平原造林大家休闲有地儿去

在平原造林过程中,潞城咱将部分林地用做公园建设,如潞城中心公园、药艺公园等都是在平原造林的基础上打造的休闲公园。

龚伯林是荔景园社区居民,爱好摄影的他,一年四季都会在潞城镇中心公园留下自己的影子,春天的迎春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枫叶、冬天的雪。他告诉小潞:这是离他最近的一个公园,且园内设施齐全,是很好的摄影题材。

除了已经建成的,咱潞城还在平原造林过程中,构建新的休闲公园,其中潮白河生态景观带的建设便是其中之一。未来,咱潞城将构建出三环绿道系统。

森林体验环:以潮白河、平原森林资源为依托,突出大规模近自然森林特质,构建区域北部森林体验环

环城游憩环:环绕副中心城区,串联丰富的绿色空间及城乡景观资源的活力游憩环

两河休闲环:以北运河、潮白河两大水系为骨架,构建林水相依,森林、湿地、田园融合的两河休闲环,将生活品质和自然环境融合起来。

与此同时,林业站正在抓紧时间在以前所造林地内修建绿道,使得村庄、林地相连,真正实现村庄周边有公园,百姓休闲有地儿可去,真正实现“开窗有景出门见绿”。

平原造林,带动地方村民就业

种树容易护树难,平原造林完成后,咱潞城先后几次招聘护林员,解决本地区百姓的就业问题。小潞了解到,在全镇近名管护员中,有名是潞城镇本地村民。

王俊明是东刘各庄村村民,作为一名护林员,最近一段时间,他们正忙着给镇域内平原造林的树木进行浇水。王俊明告诉小潞,他平时主要负责林地管护,包括枝条修剪、除草、浇水等一系列工作。

王俊明说:“以前种地的时候,多半是靠天吃饭,有的时候收成好家里可以有点富余,若有的年份收成不好就得赔本了,但是现在做了管护员,收入来源稳定了。现在这份工作更有保障,每个月领着固定工资,基本生活不是问题。”

平原造林促进地区林果业发展

在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中,林业站除了种树之外,还关心本地区果农发展。

通过区园林局产业科的帮助,对镇内部分林果技术员采取发放资料、组织专家授课等多种培训形式,帮助他们学习掌握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生产常识,学会应用种苗培育、林果栽培等林业实用致富技术,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林业技术能手。让他们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发展林业生产,增收致富。

张西芬是北京五彩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同时她也是在百万亩平原造林过程中,区园林局产业科的帮扶果农。如今,她的园区种植有葡萄、苹果、核桃、樱桃等,现在樱桃已经成熟正准备上市。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做些啥?

听小潞这么一说

大家心里是不是恍如明镜呢

觉得:哦原来是这样呀

我们原来一直都在参与呀

咱潞城的父老乡亲们

平原造林这场“战役”我们也要打响、打亮

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所以今后让我们继续

爱护咱潞城的一草一木

积极参加种树等义务活动

发现有人破坏树木等现象及时制止、举报

让草木和我们共成长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jz/11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