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红烛诗社成立七周年,走进西塘田园诗会

主办单位:天津红烛诗社

协办单位:静海诗词协会

承办单位:静海西塘庄园

支持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作家协会

春天——田园

——红烛诗社成立七周年

文/孙翠萍

万物生存 我们向生命致敬

万物安详 我们崇敬生命的活力

春天无语 却空濛心灵有约

游放吧 我们正追赶一场场花事

姹紫嫣红的繁花 鸟语花香的陪伴

无拘无束的诗情 恰如春暖花开

漫漫靓过属于红烛的又一个春天

不说三尺讲台 一团折叠的岁月

不言光阴荏苒 风雨有情有光芒

红烛诗社 走过七年诗歌之路

一首首诗的励志 心念一生安暖

一句句诗的笑靥 心怀温情永驻

揉不尽的爱 涟漪点点滴滴醉意

为红烛举杯 为诗歌举杯醇香

红烛与春天同行 田园散步

像风袅袅 心盈盈 脚步惬惬

一颗颗平凡的心 抒发爱恋

让素色的流年 绿色一片片叶子

为种子发芽 为孩子们放风筝

红烛的春天 性格是勤勉执着 

红烛的明天 是翘首希冀的高度

一次次活动 走出弥漫的痴醉

一声声诵读 莺歌燕舞飘来飘去

感恩地栽种几簇 春天的记忆 

让它们 长成秋色 长成冬韵

再豪爽地送给春风 抚过生命

你的倾心我的虔诚 柔情阡陌

化作春雨 盎然隽秀向上的禾苗

当托起暖暖阳光 邂诟文字

当吸收春天的力量 睿智思绪 

赋予红烛的 承载着多姿多彩

无数的人 观花 品花 赏花

播种一份份 信念 善良 正直

红烛 属于叶子的事业 奉献吧

经营诗歌的田园 茁壮丰满博大

四月的水岸

文/伊文领

砍砍伐檀的踏歌自远古而来

我们相约陌上

身着绿罗裙的女子

把韵脚一步一步

押在河滩的芳草之上

河水清且涟漪倒映着天空

辛夷花镶在白云的裙边

《静女》悠悠春岸依依

在河之洲有《关雎》最浪漫的和鸣

古典的平仄开始流向楚辞乐府

四月的水岸有执手的舞蹈和心口相传的歌谣

在北方周王的采诗官走入古田深处

在南方楚王的子孙们正在吟唱三闾大夫的《天问》

四月的水岸记录下三千年的美与哀愁

翩翩其中的青春少年

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呈现最好的信物莫过于岁月静好

当四月的煦风拂过面颊

《国风》里的情节

正和着谷雨的韵律

从远古一路浸润到江河大地

西塘醉

文/于剑文

西塘有酒来了就醉

西塘是酒来了不能不醉

湖水里嬉戏的野鸭子

出浴少女般婷婷玉立的芦苇花

连建筑师都惊叹不已的

喜鹊建造的大房舍

纯黑的狗棕色的狗细长的狗

它们都有好听的名字

在庄园里忠诚护卫

一群鸡一群鸭

孵出一窝一窝小宝宝

歪歪扭扭欢蹦乱跳

耀武扬威的公鸡

迎着朝阳每天送来第一声嘹亮

黑天鹅白天鹅

摇摇摆摆高贵冷艳傲气浩天

非洲雁奔向太阳的剪影

是画家魔笔一挥创造的神话

桃花妩媚

樱桃媲美

海棠争宠

麦子已长成窈窕淑女

柳树榆树

枣树杨树

都是西塘酒曲诱人的精魂

喝了西塘的酒

歌舞诗画都有了仙气缭绕

等你来

赏花闻香品醉

怎么能没有你那一杯

春天打卡面包坊

文/王晓满

没有谁见

过面包坊的面包

以及厨师们的白帽子和围裙

可这里魅力无穷

小花朵小面包随处可见

娇嫩得乳香四溢

到秋天

刮风下雨来买面包的人少了

整个冬天

人们都在家宅着躲着细菌

阳光灰暗暗捂得长毛了

面包坊里

只有一个老女人

怀里揣着一朵小花

她是有使命感的

她是在等谁谁

于是面包坊熠熠生辉

面包坊是有诱惑的

蹒跚的脚步绕一圈再绕一圈

经年日久

行行复行行

所有的幼稚都会发芽结果

面包孕育着嫩草

长成一株株参天大树

让女人欣慰

用面包坊的面包

用面包坊外的阳光

喂养花花草草们

喂养柔软的身体和亏空的心灵

营养滋补的面包坊

春天了

来打卡的人越来越多

向着春天,我们放声歌唱

文/杨俊林

(一)

一个声音蓦地响起

不只是听觉,从直觉、嗅觉甚至触觉都能感受到

来自马里亚纳的深海,来自撒哈拉的中心,来自茫茫雪原之上

那是一种生机,一次萌动

从饱经沧桑的躯干核心处——生长

是的,是红色的望春花

在料峭中摇曳,并坚定地闪亮

她崭新的律动是生命的规则

光耀的红色里充满了血色的刚强

是的,春天来了

一大片锦绣的云朵飘然而至

一切鲜活的气息都在生动地流淌

一阵和煦的春风吹过

所有的蛰伏都在苏醒

所有的美梦都张开了彩色的翅膀

向着春天,向着一种明媚的礼赞

向着春天,向着生机勃勃的希望

我们怎能放弃歌唱

我们怎能不放声歌唱

(二)

有一种甘甜那是真理的味道

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一百年的滋养

有一盏灯,在黑夜里如此明亮

它伫立在万山之巅,伫立在人民的心房

它伫立在浩渺无垠的大海

指引了中华民族一百年的伟大航向

历史这样记录过去的一百年

血与火的淬炼,镰刀和锤头砸开旧社会的牢笼

勇赴反帝反封建的战场

从南昌城头的枪声到井冈山建立起第一支人民革命武装

从“五次反围剿”到遵义会议确定正确方向

从爬雪山、过草地到奋勇抗战赶走侵略者

从“三大战役”到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千千万万好儿女用鲜血铸成的巨龙

从此豪迈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人民翻身做主人,祖国建设日新月异。

宏伟的蓝图迎来改革开放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

党旗一直在汹涌的浪涛之上高高飘扬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全民皆兵

不忘初心、我们砥砺前行

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勇敢担当

消除绝对贫困,我们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全面建成小康

以国家的名义致敬伟大人民

以人民的名义致敬这个伟大时代

我们怎能放弃歌唱

我们怎能不放声歌唱

(三)

有一个承诺,是实现现代化远景目标

它闪耀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芒

有一种传承是方块字的方

方方正正的民族,方方正正的时尚

五千年续写一部壮丽的篇章

我们会这样抒写未来的一百年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

不断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坚定“十四五”经济社会开局指导思想

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再创辉煌

向着春天,黄河在澎湃中气势如磐

向着春天,长江在奔流中恢弘豪放

我们怎能放弃歌唱

我们怎能不放声歌唱

(四)

绿色的田野,春暖花开

放牧的诗意乘着梦想自由徜徉

草叶上晶莹的露珠吐露晨曦的野望

忠诚的潮汐,迎来喷薄的曙光

树林里回应着纯洁而深情的歌唱

连绵的群山撑起不朽的脊梁

船的力量在帆上

人的力量在心上

十四亿人民磅礴的中国力量

奏响万众一心的大合唱

向着春天,所有思想都明快而跳跃

向着春天,所有种子都敞开胸膛

我们怎能放弃歌唱

我们怎能不放声歌唱

世界读书日随想

文/王文荣

勤虔阅读要时时,境界提升有智思。

学海腾波酬夙愿,文山拾级探真知。

风光好·走进西塘

文/王文荣

沐朝阳,醉夕阳,淳朴民俗古域祥,运河沧。

开源景胜融南北,田园美。翰墨濡情寄韵昂,踏春芳。

海棠

文/陈曦

红粉娇羞玉面妆,

春色妃子醉唐皇。

花放千树无甘味,

谢落始闻满庭芳!

中草药

文/宁书云

1

在山坡密林中深埋下精气神

把洁白温软的心肠用根须伸成留置针

刺穿寒凉与苦涩。滤下一丝丝暖阳

举起那簇红色的梦想

栖身悬崖陡壁高寒的缝隙

将错杂的雨雪绽放成宁静的白莲

更多的行走于干涸盐碱。露宿风餐

2

绿色的血液。草木之身

从根出发的每一条血脉

都被神农氏加持过生命的真言

在水火中炮制慈悲的初心

用武火点燃支点的信念

文火慰藉熬煮的经年

最本色的酸、甜、苦、辣、咸

最能发散烦恼。软坚苦难

祛邪扶正。补益安恬

3

在母亲呕心沥血的身体里

根、茎、叶、花、果、种子

相互辨认,手把手牵

让七经八脉融进她躬耕的黄土地的气血

用赤子的温度捍卫她饱经沧桑的家园

提取体内的河流与阳光

沿着母亲干瘦褶皱的臂弯溯源而上

滋养笑声穿透骨骼婆娑成春风

用血脉唱响描摹母亲青春的模样

4

在岁月泠泠的守望中

浮沉的热恼时常叩击寸尺幽关

肝风内扰五脏六腑的漪涟

颤栗的心动将春寒跌落成朵朵雪片

只有你的温暖才唤醒一颗颗绿芽

一株株芳香钤印一张雄鸡的版图

唱出一个神圣的名字。报晓——

浣溪沙·读书日有感

文/诸葛

涧谷兰芝绽雅芳。烟波野陌散幽香。桑榆醉赏渐痴狂。

宋韵怡情千古颂,唐风悦性世人彰。华章墨韵暖残阳。

春暖,花开

文/听雪

不知道要轮回几番

才能和春天结缘

今生的遇见

皆与花事相关

那返青的麦苗

就像是久违的亲眷

那轻飏的垂柳

就像是儿时的玩伴

迎春花翠萼金英

碧桃花红腮娇妍

丁香花芬芳浓郁

雪梨花洁净清淡

还有粉杏白李相映成趣

还有西府海棠东城玉兰

看不够的鲜花朵朵

听不够的鸟鸣甜甜

团泊湖面波光滟滟

落日高天云影岚岚

余生,甘愿这样慵懒

而又幸福地沦陷

欣喜着春花盛开

风流着春光曛暖

菩萨蛮.人比桃花俏

文/于洪斌

郊南十里倾城圃,桃林正炫霓虹舞。柔蕊荡浓香,清溪映靓妆。

碧流春日暖,水映娇姿见。

人俏似花芳,顿招玉蝶狂。

五律.溪水桃花

文/于洪斌

十里倾城处,桃花正炫红。

羞含溪水侧,影照缓流中。

俊赏留丛醉,仁君见面匆。

春风轮序有,唯盼翌年逢。

春夜蛙鸣

文/刘则成

暮春的一场夜雨

敲响了阵阵蛙鸣

那是来自田野的声音

像春风吹开丁香花

是春天的心声

熟悉蛙鸣

就像熟悉一滴露

那是我对寸寸乡愁

依依不舍的牵挂

蛙鸣的时候

桃李已经谢了

叠叠萼萼的海棠

在一场春雨之后

应是绿肥红瘦

蛙鸣的时候

是荷塘舒展

绿叶的季节

是山楂树

开始绽花结果儿的季节

是温床上的稻种

吐芽的季节

是槐花吐蕊绽放的季节

那白色风铃般的槐花

摇醒了我童年的多少记忆

明天就要乔迁新居

离开生我养我的村庄

难舍难离的情怀

像女儿即将离开妈妈远行

能带走什么呢

带一颗在春风中飘荡的

蒲公英的种子

还是带一杯春雨润泽的故土

……

不能把春天的一切带走

我的行囊已经很沉重

身心不要太多负荷

那就把春夜里的

声声蛙鸣揣进怀里

让春天吐露的心声

在我的梦乡安家

盛大的春天从一滴雨水开始

文/涅槃

最后一粒残雪还原成水

润透泥土,春天便开始跋涉

它缓缓打开一张纸,风是七彩狼毫

只一甩,人间就布满花红草绿

在暖阳流泻的日子

闪烁灿烂的光

山间小溪穿过桃林,叮咚之声

和着鸟鸣,落在桃花肩头

濯洗三月的浪漫,而虫声空灵

弹奏满天银光,仿佛无形的手指

撩拨琴弦,飞扬浑厚音韵

此时,邀约三五亲朋踏青,野炊

坐在垂柳下,柳丝如绦

更高处,白云游移

像一座渐行渐远的山峦

给天空留下无限空白

苍阔而又深邃

我像一枚种子,一再拔高自己

耳郭会听到大海的涛声依次铺开

裹挟着千音万调,雄浑浩荡

人间是盛大的殿堂,趁大好春光

必须谦卑地躬下身写诗,刻画

于细节处雕琢人生

山脚下的读书声

文/蔡学军

我们的校园在翠绿的山脚下

每天清晨读书声顺着山谷走向天空

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梨花开了

它们都闻声而动

地上的绿植是活生生的文字

写满温润的世界

孩子们是山里的精灵

他们的脸和心灵像家乡的风景一样纯洁

低矮的石头墙上几只松鼠爬上爬下

它们的春天来了

校园也是它们的家

刚翻完土的劳动基地已洒下种子

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

这个春天是幸福的

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

白玉兰的花瓣雨落了一地

你们不在的时候就由我来拾捡

放心吧,我会记录它们的一举一动

然后写给春天和你们

读给每一个明天

当和崭新的阳光相遇

我们一起隔空挥动热情的手臂

海棠花开

文/董彦旭

春鸟鸣声里,

东风过矮墙。

吹开盈树蕊,

转送满园香。

清露滋娇靥,

轻云剪彩裳。

撩人应自得,

含笑倚朝阳。

浣溪沙?记线上亲子活动

文/董彦旭

亲子居家共畅游,曲曲欢歌不觉愁。融融其乐豁诗眸。

单调烦忧心底扫,眼前春色掌中留。且将琴韵化情柔。

游园

文/宋宝龙

柳下层层翠,

花中步步香。

余闲园暮静,

翁聚夏亭长。

仰首观星汉,

停足沐月光。

人生一处韵,

入世半身霜。

落尘

文/宋宝龙

谪居曲水任逍遥,

闲坐垂纶何寂寥。

莲叶疏疏时戏鲤,

竹枝漠漠总藏鹞。

蓬莱峰邈神仙所,

银汉河悬乌鹊桥。

心入桃源随牧马,

伯牙弦绝慰山樵。

画堂春春韵

文/墨菊生香

东风漫舞柳芽新。碧波成韵歌春。

杏花羞涩着罗裙。燕返山村。

俊鸟齐啾朝凤,蝶蜂共吻寻茵。

岭中乡老在耕耘。笑语纷纷。

画堂春田园生活

篱笆架起院飘香。几畦鲜菜青黄。

舍中醇酒约人尝。贫富何妨。

檐下羞声娇燕,膝前淘气顽郎。

暇余泼墨做诗章。笔也生芳。

等一场谷雨纷纷而下

文/李文德

那棵高大/的榆树,是我少年的伙伴

它覆盖着老屋的半个院子

它是我亲手种下的

我们一起生长,成为几十年的老朋友

雨,在路上,它说

暖湿气流已经形成,那是西南风的功劳

等待冷空气到来,只欠东风

清明,我种下的白杨树林

紫红的芽叶借风击掌

菜畦,黑黝的泥土之下

丝瓜,南瓜,豆角,欲睡欲醒的种子

且欢呼且呐喊且等待

那棵大榆树,借着我的诗歌

以及暖风,散发着通知

漫漫彻彻旷野,静寂收听

欢庆的锣鼓,大缸的热酒

等待那一声低沉的雷鸣

行香子·西塘草舍

文/刘芳

庭院荷花,

塘跃鱼虾。

乐躬耕,收种桑麻。

闲棋散子,

沟壑畦洼。

对一张几,一卷书,一壶茶。

徐来雅客,

水岸人家。

草堂笑,白鹊迎桠。

古今贤话,

暮晚蒹葭。

有蛙声鸣,归鸟唱,满塘霞

乡居笔记之一终稿

漫话西塘

文/刘芳

多年在外,频于奔波,忙碌之余,常常会想起故乡的老宅院,说起来,故乡这处宅院,曾经也是一所荒凉之处。屋内多年存放杂物,不曾整修,门前沟壑纵横,野草丛生,周边阡陌交错的大片耕地,一望无际。踏进老宅院,内心便涌起一片寂寥。那门前的白杨树是当年我和先生亲手种下的,如今已是合抱之木了;院里的青竹一年比一年繁茂;墙边的花儿开了谢,谢了开;屋后的水塘储蓄着一年四季的晨曦与暮色。

这一切,都在召唤着我们归来。

老宅院起初并没有名字,因位于村落的西部,距离村庄屋舍较远而独立,屋后又有几十亩的大水塘,我们就把她叫做“西塘”,塘前的宅院也就叫做“西塘庄园”了。在北方,如此大的水面也算珍稀了,虽然不像南方的湖泊能够与大江、大河自相吞吐,但也因自然宁静而可贵。宅院虽然面积不大,但我们觉得给她起个名字很重要,因为名字是文明的边界,是灵性的起点,一个再小的建筑没有名字,就少了一份灵性,就如苏轼的雪堂,杜甫的草堂,赋予它名字,就仿佛有了生命,随着岁月的蹉跎,物与人的气韵渐渐融合,便生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西塘便升腾起了明静的光彩。

近年,我们用心装点西塘,摒弃了高档奢华,尽量使其归于朴素而宁静。在穿堂的墙上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画中一人面对山水,倚石而卧,一本书,一壶酒,一把扇,便与天地相融,悠然惬意地透着孤独之美,这也是我们想要的生活。穿厅而过,小院的影壁墙上,题赋一首小词《行香子·西塘草舍》

庭院荷花,塘跃鱼虾。乐躬耕,收种桑麻。闲棋散子,沟壑畦洼。对一张几,一卷书,一壶茶。

徐来雅客,水岸人家。草堂笑,白鹊迎桠。古今贤话,暮晚蒹葭。有蛙声鸣,归鸟唱,满塘霞。

词画相依,相得益彰,陶然自得。

词与画或许还显庸常,但用来装扮西塘足矣。西塘,没有奢华的亭台楼阁,没有雕栏玉砌的殿堂,没有车水马龙的热闹,但却有归鸟与落霞齐飞的静谧,有被匆忙的都市所遗忘的田园,那是生命最质朴的原点。人生尽管漂泊,尽管失落,尽管繁杂,西塘能给人一份安静,一份自在,一份辽阔,可以让你奔波的脚步安驻,可以一壶浊酒谈古今,一杯清茶话未来。这一切没有昂贵的花费,却比任何高档的装潢都让人觉得可心遂愿。因此天南海北的友人听说了西塘,即便路途遥远,也愿意来西塘喝杯茶,吃顿简单的便饭,或者小住几日,不仅算是来乡村一趟,也算是融入一份自然,一份恬淡的文化氛围。更有崇尚自然喜爱田园风情的文人雅客、作家学者纷至沓来,于是,洁白的墙上增添了不少的倾情笔墨,或有画家精心的描绘,山水云林汇成的笔墨在廊檐下腾起曼妙的风彩;或有书法家酒后豪情万丈,随性于墙上的挥毫泼墨,古老的文字于白墙灰瓦间跳跃......

渐渐的,西塘变成了画社,变成了墨轩、未来还会变成书院。请四方修为深厚的老师、学者来西塘讲授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定有讲不完的内容,先贤的文字,往圣的文章好似条条文脉在西塘徜徉,化作书韵、墨香滋养西塘。曾经荒芜、寂寥的西塘,似从多年沉睡的梦中醒来,蓄蕴着几分书卷气,含笑启首梳理妆容,祖先智慧的溪流润泽她,更多的人文光亮照鉴她,期待灵性的西塘文韵绵长。

常有提起西塘的主人,我们一笑了之,谁又能成为她永久的主人呢?西塘自属于她的天地,属于那些能融纳西塘风物的人。王阳明先生说:“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亮起来。”如果您立于西塘边,就能觉得自己与西塘一时明

亮起来,那西塘便属于您了......

春天的交响

文/孟海英

没有水流过的河床

风起时,苇草呼啦啦地似呼喊

不再归来的波涛

我站在这儿,站在春天里

纵目;万物交媾

庙宇钟声隐隐,苇草的味道单纯

然而,时光的裂缝里

荆棘丛生的底部

久违的浪花一层层骤然醒来

携带尖厉的呼哨

走来走去的白骨

擦亮各自的磷火

远古的、亲人的,每一束光

都闪着冰冷的荣耀

我惊艳这被春天掌控的队列

爱这相隔岁月里的扭曲浩荡之声

我将这些汇成春天的交响

而我,和我的舞蹈

挽起最初的步调

必须直立行走

用爱,写出人

用苦乐,写出人间

连同我老去的天真

将交响,无限演进

让我们相聚太阳树下,用文字调制出百味生活,在阳光之路上携手前行!

顾问:田放伊文领于剑文

主编:樱海星梦

执行主编:白仁飞

副主编:素峰

执行编辑:秋素

板块编辑:宁书云王世勋笑寒冬挑战花青鱼儿的记忆悟空星宇细雨如烟春暖花开

点击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zp/10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