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于都来生还做你的女儿
北京扁平疣医院医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3030.html 来生还做你的女儿 93岁的母亲说走突然地就走了,走在了清明后,走在了生日前,走得那么令人痛心,走得那么令人遗憾,走得让我每每想起来就禁不住潸然泪下……生我却没能过多养我的母亲,去世前曾喋喋不休地对我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崽啊崽,你可是娘亲生的啊……”我知道,母亲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总感到亏欠了我,总生怕我会记恨她,总唯恐我不理解她一岁多就把我无奈地送给了别人…… 年4月10日上午,我象往常一样起得很迟,因为总在夜晚搞创作,加上头一天急着赶一篇书评。正当我打开电脑没多久,突然手机响,我赶紧的抓过手机一看,上面呼叫者的名字是刚从国外回来的三姐,我的手立即颤抖了起来,老半天不敢按下接听键,因为我知道这一定是关于妈妈的噩耗,果然电话那头姐姐的哭声犹如五雷轰顶,这一悲痛的时刻是11点46分……八年前我失去了满腹经纶的爸爸,八年后的今天难道又要失去能干好强的妈妈了?年前母亲在侄儿那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尾骨裂开,可经过好一番治疗以后,她竟奇迹般的恢复到可以坐起来了。春节前的1月22日我和儿子去看她时,她不是都还好好的和我们说啊笑啊的?我们都以为她一定能闯过这一关,有滋有味的继续活下去的呀;去年她在领政府津贴拍电视的时候不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多么的激动、多么的自信吗? 我们都以为母亲一定能够创造我们家族长命百岁奇迹的呀……可是,可是今天,妈妈,我亲爱的妈妈,你怎么能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急匆匆的去天堂和孤独的爸爸幸福地重逢了,只留下悲痛欲绝的我们长歌当哭……妈妈,我聚少离多的妈妈呀,你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因为事发突然,我们没能在第一时间赶到妈妈的身边,可关于妈妈一切的一切的记忆却一下子就把我淹没了…… 我是家中的老六,也是姚家四朵金花中的小妹妹,年和爸爸在赣州集团结婚的母亲一共生了八胎,只不过与我一母同胎的大哥两岁多不幸夭折,还有个小时候送人了的妹妹幼时因得脑膜炎也香消玉殒。现在我上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所以加上徐州老家同父异母的大哥,我仍然还是排行老六。按理应该是六六大顺的我却事事偏不顺,这不,一出生就跟妈妈过不去,据妈说她生我的时候,爸爸正好公干不在家,是从徐州老家来的、大我16岁的我的大哥烧的水并去请的接生婆,可我生下后却胞衣迟迟不下,吓得母亲面如土色,魂飞魄散,幸亏是接生婆有经验,只见她跪在母亲身后用膝盖猛地一顶她的腰部,结果胞衣才“咕噜”一声掉了出来…… 出生后爸爸就患严重的肺结核吐血而不得不住进了赣州五里亭疗养院,那一年正当三反五反,再不能上班的爸爸被迫辞去了赣州运输分公司副经理兼汽车站站长的职务,使一大家子人的生活顿时陷入了绝境……于是解放前就一直当着姚太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妈妈只好脱下旗袍、褪下手镯,含泪陪着爸爸满大街吆喝着卖自己制作的雪花膏、歪歪扭扭的挑着担子学打爆米花、也兼修理钢笔、手电筒什么的,最后饱读诗书的父母不知为何却万般无奈的把做鞋、修鞋当作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也就在我一岁多的时候吧,在别人的劝说下,我被毫不情愿地送给了爸爸的同事——一位老实巴交的、离我们徐州极近的安徽宿州人抚养,从此后养父母就迁出了我的户口、使我永远的离开了姚家,只不过由于养父母的不识字,这才让我保留了神圣的姚家姓氏…… 离开了姚家后,待我视同己出的养父母时不时的会带我回家去与姊妹们团聚,记得上学后只要是星期六有时间,我就会一个人蹦蹦跳跳的回到厚德路的父母身边去,父母也会在逢年过节时提着大包小包,带着哥哥、弟弟、姐姐们到养父母这边来,直到文革时我14岁那年为止……印象中我跟妈妈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就是我生儿子时,老妈来伺候我的月子,整整朝夕相处了两个月的时间,那是我一生中和母亲最最亲密接触的日子。由于是隔了11年才超生第二胎,所以我怀孕期间一直是没敢休息,为的是我要把所有的礼拜天积攒起来坐月子,直到发作那天早上我还准备要去上班呢。 提前从赣州赶来的妈妈听说我上厕所见红后却坚决不让我去上班了,说是万一要生没人在身边那可是非常危险的,硬医院,医院躺了整整10个小时后才生下了儿子。可在月子里却高烧不退,有一次竟心动过速了半个多小时,妈妈见我脸色可怕,颈部的青筋粗粗的鼓起,清楚地看得见我的胸部急促的起伏,血直往上涌,仿佛心脏就要从口中跳出来似的……可怜的妈妈顿时慌了手脚,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帮我,急得她只能向着窗外口中念念有词,虔诚的为我祈祷老天保佑,因为妈妈原来租住的房子,那家房东的老婆就是生孩子难产去了的,所以母亲生怕是她带了什么晦气来。在生下孩子的第三天,有关单位的人就要我去结扎,又是妈妈说一千道一万,硬是不让我去,可生了两胎,绝育是毫不留情的了,六神无主的妈妈只有向女婿求援,所以在我身体最虚弱的情况下,是强壮的丈夫替我去挨了那一刀的,虽然妈妈看起来有点儿自私,可那实在也是万般无奈的事情啊…… 因为我错过了无数次回赣州的机会,所以与父母和兄弟姐妹们总是聚少离多,而在父母的众多子女中,也就我挣钱最少,可每当我回赣州时,妈妈却总是搬出她所有的零食让我吃,虽然我并不太喜欢吃甜食,可为了不扫妈妈的兴,也只好装模作样的吃一点点,否则她就要不高兴;有时还问我缺钱用不?缺就说一声,说是她有钱,并让我看她腰间鼓鼓的钱包;我要是哪儿稍有不舒服她就硬撵着爸爸赶紧下楼去买药,还总把我当孩子看啊…… 年2月我不幸遭遇车祸,医院度过的,为了不让妈妈担心,我没有打电话告诉她,可后来却不知道谁走漏了风声,被妈妈知道了这事,她就硬逼着三姐要打电话给我具体了解伤得怎么样了,并且耳背的她还要亲自与我通话,当知道经过治疗后没有大碍时这才放下心来。也就在去世的前一年,我比往常去赣州看妈妈的次数要多了些,每次去,眼神不好的她总要端详我老半天,总是对我说:“崽啊崽,你要经常回来多看看老娘啊,看一次就少一次了哦……”每次都说得我心里酸酸的。那时她正住在侄儿家里,每次去看她,妈妈总是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可吃了中饭我就得赶火车回来,妈妈竟扯着我的袖子不放,说怎么样也要住一晚上再走,晚上好跟她说说话呀,然而侄儿家只有两个房间,一家六口再加上我还怎么能够住得下?无奈我只得硬着心肠、看着失望的妈妈而难过的扭头匆匆下楼…… 妈妈的生日是六月九日,所以每年的生日总是和端午一起过的,可这次却等不及为她庆生,妈妈就义无反顾的走了,临终前没能见她最后一面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本来3月底我和儿子、媳妇是准备去看妈妈的,三姐也已经答应了,可过后不久三姐却打电话告诉我说还是等她从东南亚回来后再去,因为妈妈被送到二哥那不方便,三姐是家里的掌门人,我们只好听她的。然而等她旅游回来后的第二天,妈妈却不行了,可三姐却并没有及时通知我,直到妈妈上午11点多钟去世后才打电话来,可一切都等不及了,因为临终前妈妈被转到了康复中心,去世后中心限时要将妈妈先送去殡仪馆,我就是去了也见不着,无奈只得等到第三天开追悼会时我才最亲近的见了妈妈最后一面。 追悼会前,我看见三姐和弟弟出入于里面的一个大房间,便顾不得多想就一个人闯了进去,茫然四顾,终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熟睡中的妈妈,顿时悲痛欲绝的我“咚”的一声就跪在了妈妈的面前放声大哭:“妈……你为什么不等我见你最后一面就这么狠心的走了,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啊……”可妈妈再也没有像往常那样疼爱的叫我一声“崽啊崽”了,再也没有……就要开追悼会了,我心如刀绞的最后一次摸了摸妈妈那慈祥而又冰凉的脸,踉踉跄跄的回到了悼唁大厅…… 因什么也来不及,为了表达女儿的沉痛哀思,我只好特意把原本写给爸爸的一首歌改了下词就献给妈妈了,妈妈就将与爸爸幸福相见,我的这首歌爸爸、妈妈是一定能够听得见的,我相信,一定能!尤其是缘月儿妹妹在严重感冒的情况下,听到噩耗后不顾劳累,连夜带病帮我赶录了这首新改的《妈妈呀妈妈》,实在是让我感动得无以言表。第二天当我听着海韵姐专门为妈妈深情演唱的《妈妈啊妈妈》后,那一声声的“妈妈呀”叫得我眼泪止不住的流……如今妈妈已经远去,从此后我上哪去叫妈妈?我上哪去沐母爱?我上哪去听“哦喂,我的老崽回来了啊?”我真的是心好痛、心好痛…… 二月中旬,看着我家阳台上的迎春花在寒风中摇曳,突然就想写一首歌,于是就瞎写了一首《迎春花开》……写好后我就把词挂在了基地,没想到就在母亲辞世的4月10日,刚刚认识不久的苏北老乡姬秀明老师却给我留言:“老乡你好!请上我的主页听《迎春花开》。”我真的是又痛苦又惊喜,难道爱唱歌的妈妈竟化作了迎春花了么?欢快、优美、韵味悠长的旋律,真是我没想到的喜欢,所以强忍住巨大的悲痛,我下载了伴奏和曲谱后立马给了郭老师,迎春花不正象征着高寿的妈妈“洒向人间都是爱”的默默情怀么?郭老师收到作品后也特别的激动,他以最快的速度录制了歌曲并在妈妈驾鹤西去的第二天及时上传了,还写下了感人肺腑的创作灵感,姬秀明老师知道噩耗后也留言安慰我:“鲐背慈母驾鹤去,西天又添一尊佛!老乡节哀,保重!” 妈妈生前喜欢唱歌,喜欢听戏,她是个读过四年私塾的大家闺秀,三字经、女儿经等都一套一套的背得滚瓜烂熟,说起话来也总是对仗着说,什么独子莫娇、独柴莫烧。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今,聪慧的妈妈留下的圣经、小香扇、小算盘等遗物还在我的书橱里静静地躺着,妈妈戴过的玉镯儿还在我手上继续传递着母爱,父母年轻时的微笑还长留在人间:爸爸西装革履、戴着玳瑁眼镜,娇小玲珑的妈妈一袭旗袍裹身、依偎在高大英俊的父亲身旁……看遗照,想妈妈,无尽泪水滚滚下,妈妈啊妈妈,你在天堂过得还好吗…… 一年一度秋风劲,又是中秋月儿圆。在痛失了亲亲妈妈的第二个中秋节前夕,才终于将这篇和着我痛和泪的悲伤纪念之作断断续续地写完,以寄托一个女儿的沉痛哀思,音容笑貌今安在?长歌当哭忆母亲!妈妈啊妈妈,这辈子做你的女儿没做够,来生我还要做你亲亲的女儿!妈妈,生我疼我爱我的亲亲妈妈呀…… 作者简介:姚玉凤,网名:红了樱桃,江苏徐州人。原于都文化馆文学创作员。笔耕二十年,在市、省、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电台发表、播出以及网络发表各类文学作品近百万字,获得各级、各类奖项五十余次,连续十一年参加江西省故事大奖赛,并取得好成绩。特别是年《突然改期的婚礼》荣幸地摘取了江西省“民政杯”故事演讲大赛创作一等奖的奖牌,并被福建“故事林”采用和评为“最佳作品奖”以及故事林第四届全国“新时代风貌”新故事大奖赛三等奖;在继续写好散文、故事、小说的同时,还广泛涉猎书评、诗歌、通讯、报告文学、小品、快板书、晚会串联词、歌词等创作。从年下半年上网后在国内红袖添香大型文学网站、风起中文网和执手天涯网出任编辑,在作曲网、新音乐人等音乐论坛担任版主。并开始大量创作歌词,到目前为止,已写出各类歌词多首,其中被谱曲的有多首,获奖十余次。现本人是赣州市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和民间协会会员、江西省民间协会和江西省故事委员会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 (供稿:于都县志办) 锦绣龙溪于都救火英雄丁振军千古名篇出于都于都县“雩阳十景”之一“龙门夜雨” 周敦颐与于都罗田岩 水府庙的故事 于都县古代的石刻和碑刻 于都古代文苑俊才——易学实 于都“伍保公”的传说 于都县原名雩都县,因北有雩山,取名雩都,年6月1日起改名为于都县,位于江西南部,贡水中游。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年)置县,是江西最早建县的十八个县和赣南最早建县的三个县之一,素有“六县之母”,“三省往来之冲、东南之一要区”之称,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郡治曾设于此近年之久。土地革命时期,全县又先后分设过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和于西等县,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驻于都县城,是著名的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爱于都在线爱上方志于都 ◆来源:(供稿:于都县志办)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 ◆备注:本文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报料、投稿、合作!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于都招聘房产拼车等分类信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zp/8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托举为生命托举生命的英雄拉齐尼m
- 下一篇文章: ldquo战疫情强信心树新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