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分享嘉兴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
北京中科崔永玲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4%94%E6%B0%B8%E7%8E%B2/1657491?fr=aladdin 项目位置:浙江嘉兴平湖市经济开发区南侧核心区 设计规模:10.43平方公里 专业领域:城市设计 标签:水乡肌理风貌传承滨水生活 设计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刘波 项目组成员:李林希娄春雪张雨珩袁世杰梅颖 —————————— 背景介绍 平湖市隶属浙江省嘉兴市,是位于沪杭发展轴上与上海最近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平湖结合自身优势,承接上海产业溢出,正逐渐发展为上海中高端产业的协作地、上海人才的创业地和上海市民休闲旅游目的地。 经开区范围用地规划图 本项目开展有三个主要契机: 1.响应文件要求——风貌要整治 年9月26日,中国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为响应该文件要求,平湖市经开区需要针对现状开发建设中城镇秩序、乡容镇貌、环境卫生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对城市空间肌理的修补和生态环境的修复,推进城镇风貌的延续和环境品质的提升,从而打造富有特色的小城镇。 2.满足市民生活——城区要新建 《平湖市域总体规划(年-年)》中提出,平湖市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区是“产城一体”的新型城市格局承载区,是通过居住、商业、绿化服务职能的集中建设来优化人居环境的重要地段,因此本项目规划建设不仅要疏解老城区职能,也要结合水系河道与周边生态湿地,形成具有生态廊道的优质城区,展现文化形象与核心竞争力。 3.顺应时代发展——经济要提升 平湖市位于上海都市圈内,区位条件优越,更是“杭州湾产业带”北区的桥头堡。平湖将带动奉贤-金山-嘉善等海湾地区协作发展,形成集产业、城镇和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战略空间。但目前与平湖同等级的沪宁发展轴上县级市——昆山、太仓等市发展已较为成熟,GDP均超过亿元,因此平湖在经济层面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本项目通过对平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现状与发展诉求的分析,在现有控规的指导下,对城市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城市风貌、绿化水系、建筑高度、体量、肌理等元素进行研究,提出地区形象定位和风貌特色,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探索重塑水乡肌理与恢复传统滨水生活的规划策略。 规划范围现状卫星图 —————————— 现状问题 基于以上项目背景展开前期研究工作。经过调研后发现,目前基地内部的道路、水系、滨水空间、景观风貌等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六类: —————————— 设计构思 经开区核心区的发展有着四大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环境优势和文化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四大挑战:同位竞争、人才导入、配套缺乏与风貌重塑。本次设计将综合考虑发展优势与挑战,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基础来进行空间和功能上的重新布局。设计思路具体如下: 本次规划设计目标为:水韵生态城;整体风貌意向为:文化新水乡。功能结构可以概括为:两轴两带,一区三心,城水相生。 整体规划结构图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城市设计夜景效果图 —————————— 设计亮点 亮点1:恢复水生态 通过水系疏通、河道保洁、构建海绵城市和生态网络系统来恢复水乡环境,整体形成以片区东侧文体配套公园为主的多层次、多样化、共享联通的绿地系统。 构建生态网络示意图 本次设计还借助Ecotect模拟软件,在城市道路和生态廊道的基础上,结合河道及建筑高度控制,形成了城市通风廊道,增加城区空气的流动性,起到驱散雾霾、节约能源以及在夏季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基地内部地块通风廊道模拟结果示意图 通风廊道分布示意图 亮点2:营造水空间 1.建筑肌理重塑 结合传统水乡肌理研究结果,将片区内水系与地块的相对关系总结为四类:“一”字型、“I”字型、“T”字型、“十”字型,并总结归纳出这四类关系下的四种建筑肌理模式:标准型、渗透型、T字形、交叉型,并结合建筑高度控制,为不同条件下的地块设计做参考。 1.风貌空间缝补 首先根据现状将基地内的街区划分出两大风格明确的风貌区——滨水风貌区和现代风貌区,余下的地块统称为风貌协调区(包括未规划和已规划街区)。 由于规划范围内现状建筑较多、分布较散,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大量协调以保证整体区域建筑风貌形象。在协调区通过使用“空间缝补”技术,将风貌协调区分为以下两类来分别施以协调措施: 1)现状协调区域: ①现状住宅协调策略:位于滨水区域的现状已建成或已确定高度且不易更改的建筑,主要以现状一些住宅小区的滨水部分为主。建议在不影响建筑消防与使用的前提下,对一至二层范围的外墙进行重新粉刷以统一滨水建筑色调,有必要时可采取重新贴面材质的措施。对于还未落成的拟建项目,则需与相关部门以及开发单位沟通协商,尽量控制住滨水区域的建筑高度,以巩固滨水空间的风貌整体感。 ②现状商业协调策略:主要集中于基地南部的建材商贸片区,滨水的部分应按照已确定的滨水风貌区建筑风格来改造,外立面采用现代风格的浅色调,展现水乡尺度。 2)规划协调区域: ①新规划区域建筑功能协调策略:新规划的区域若位于现状学校、幼儿园旁边的,或属于已建小区的二期待建范围内的,以及已有商贸建筑附近的建筑,则应尽量与已有建筑统一风格,甚至协调至类似功能或相关配套功能来设计。 ②新建住宅协调策略:新建住宅小区尽量统一色彩风格,采用新江南水乡的现代中式风格外立面,建筑高度上则严格遵照“临河低筑,近路高瓴”的城市形象策略。 ③新建其他建筑协调策略:新建的商业、商务办公或文化展览类建筑,可采取由已确定的现代风貌区或者滨水风貌区向现状建筑过度的设计方法,在保证功能可变性的前提下,控制建筑的高度与色彩。高层写字楼应至少保证裙房部分风格统一。 亮点3:重塑水生活 平湖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水乡,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开放、亲水、崇文、报本”的文化特色。设计通过底蕴挖掘,开发文化旅游,并植入多种城市功能,打造集商业、商贸、运动、休闲、旅游、创意产业、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活力滨河空间。 本次设计在疏通水网后,恢复了水乡居民乘船出行的生活习惯,并通过对白领职员、在校走读生、商铺老板、退休老人等不同居民角色的生活情境模拟,将新时代下的现代生活方式与“水”结合,串起水乡新生活。 滨水活力空间策划分析图 —————————— 实施总结 城市设计局部鸟瞰效果图 为促进城市设计成果与控规的衔接,方便相关部门督促成果实施,本次设计制作了城市设计导则,从总体和街区两各层面进行导控。具体内容体系框架如下: “水乡”在发展和演绎中,不仅仅代表乌瓦粉墙、小桥流水的物质空间,更代表着亲切宜人的空间归属感与乡愁记忆。本次城市设计通过对平湖开发区核心区水系及其周边活动空间的梳理、周边建筑的控制与引导,提取水乡特色空间元素,重塑平湖城市空间,提出了一系列空间重塑的策略,形成完整的水生态循环体系,打造“水韵生态城”。 城市设计总体鸟瞰效果图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现状与新建的矛盾等都是这次城市设计工作中的挑战。加之“城市设计”这一编制类型自身的法律地位问题和成果规范性问题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其控制与引导作用大大折扣。本次设计积极探索了城市设计的新手法,努力提升城市设计质量,并加强了对城市设计控制体系的研究。本次城市设计的控制方法可以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充分的结合,便于将城市设计的一部分成果纳入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体系中,这也是城市设计未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END- 点击蓝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fz/7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长春市各城区开发区停车泊位施划细节公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