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海宁市ldquo杭海创谷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较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摘要 作者广州华南空间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任规划师李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奇峰,广州华南空间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区锦辉在《规划师》年第17期撰文,海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紧邻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近年开始了经济的服务化和产业的创新化转型。根据嘉兴市政府的安排,海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杭(州)海(宁)同城化”先行先试,拟采用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方式集思广益,积极谋划,创建“杭海创谷”。文章选取参与海宁市“杭海创谷”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的3家优秀设计公司的方案展开述评,以期为深化“杭海创谷”城市设计提供思路,并为类似项目的竞赛组织工作和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杭海创谷;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方案述评 [文章编号]-()17--09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李婷,袁奇峰,区锦辉.海宁市“杭海创谷”城市设计国际咨询评述[J].规划师,(17):62-70. 0引言 海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曾经是全市招商引资、吸引杭(州外)迁企业、发展制造业的高地,拥有娃哈哈集团、西子重工、巨星机电、启美日用和诚信包装等近家优质杭资企业,投资超过亿元,在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中,有80%来自杭州。因为紧邻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所以高新区近年开始了经济的服务化和产业的创新化转型,其中下沙奥特莱斯、国家级孵化器海宁高新区科创中心等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热点。 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同年,浙江省政府提出浙江大湾区建设战略,其目标是打造“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预计到年,湾区经济总量可达6万亿元以上,力争到年,把浙江大湾区建成世界级大湾区。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杭州设立钱塘新区,携手升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下沙”)和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大江东”),争创国家级新区,共同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以及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引领区,是杭州市城市“拥江发展”的重大突破。同年,杭州市与嘉兴市签订了《杭州市—嘉兴市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共建都市区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加快杭州都市区建设,携手打造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样板。因此,作为嘉兴市与杭州市对接的关键节点,海宁市理应成为杭州市、嘉兴市一体化的先行先试示范区。 钱塘新区的设立带来了多条连接大江东、下沙及杭州市主城区的越江通道,极大地改变了高新区的区位价值。为抢抓浙江省发展“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的战略机遇,嘉兴市要求海宁市政府顺势而为,相应调整高新区的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并进一步完善“融杭”新举措,加入浙江大湾区建设。 在此背景下,海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邀请了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北京)公司(以下简称“ISA”)、法国AAUPC广州夏瓦纳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AUPC”)和美国AECOM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ECOM”)等国际规划设计咨询机构,于年1~3月成功组织开展了海宁市“杭海创谷”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以下简称“国际咨询”)。本文拟对3个方案进行评价,以期为深化海宁市“杭海创谷”城市设计提供思路,并为类似项目的竞赛组织工作和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1项目概况 高新区南接下沙,东眺钱塘江并与大江东、萧山机场相望,北跨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G92位于许村的海宁西站(高铁站),西隔沪昆高速公路G60与乔司农场相邻,与杭州市中心区仅1小时车程,整体镶嵌在钱塘新区当中,交通十分便利(图1,图2)。 图1高新区“杭海创谷”区位 图2高新区现状 高新区目前的土地是围垦而来的滩涂地。年,海宁市围垦钱塘江,筑堤7.5km,围滩涂地面积为hm2。年,海宁市在盐仓垦区设立“农业对外开发区”,并在年后吸引了大量杭(州)迁(出)企业入驻,工业快速发展,成为海宁市的重要发展平台。为平衡园区的开发,海宁市在老盐仓开发了星星港湾花园,启动了滨江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并将靠近下沙一侧区域的部分土地出让给杭州市。年,高新区正式挂牌成立。年3月,长安镇和高新区整合,实行“区镇合一、以区带镇”。 作为海宁市最重要的招商引资平台,高新区推动了全市经济发展。随着经济技术开发区特别是尖山新区成为海宁市新的招商引资平台,高新区应该有更加进取性的定位。按照海宁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高新区应与海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尖山新区错位发展,积极加入杭州市的分工,借力杭州市科创产业发展的势头,走向创新高地,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2国际咨询的目标和原则 2.1国际咨询的目标 根据嘉兴市政府的安排,海宁市高新区管理委员会根据钱塘新区等新的发展形势,以“杭(州)海(宁)同城化”先行先试,助力浙江大湾区,拟采用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方式集思广益,积极谋划,重新定位高新区;认真策划,明确其可能的重大项目和片区功能构成;精心规划,将其建设成为能够吸引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杭海创谷”。此次国际咨询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要有世界眼光,将高新区核心区打造成为钱塘江沿岸的世界级滨水区范例。设计要具有前瞻性,发掘高新区核心区的资源优势;结合国际经验和新时代的滨水空间建设标准,从战略愿景、总体方案设计到重点片区设计3个层次提出引领性、系统性的发展策略。 (2)体现创智高地,将高新区滨江片区打造成为钱塘新区的产业高地。在“杭(州)海(宁)同城化”先行先试的前提下,将海宁市高新区滨江片区高位融入杭州市的产业体系中;打造服务于钱塘新区建设的创新创业高地;将现状的工业园区升级为“产业社区”,构筑产、城、人一体的创新城区。 (3)打造特色活力,建立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滨江城区。全面提升滨江片区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质量,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海岸”,科学有序地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维护生态体系、强化基础设施、丰富公共空间,塑造高品质的宜居环境;优化交通结构、构建产业体系、打造优质空间载体,营造国际化的宜业氛围;塑造地域特色、增强景观质量、策划旅游品牌,打造有魅力的宜游城市。 (4)建立分期实施、科学有序的地区开发管理计划。以土地经营的智慧为指导,从保持滨江的建设品质出发,构建高新区滨江片区活力空间;分期实施、弹性发展,明确运营管控要求,促进滨江片区的科学有序建设。 2.2国际咨询的原则 此次国际咨询包括两个层次,即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片区城市设计,旨在探讨高新区滨江片区新的发展定位,明确城市总体功能布局,确立地区城市空间框架;探索如何通过战略统筹、空间设计及品质管理,从生态质量、产业发展和生活品质3个方面使高新区滨江片区实现从“产业转移承接地”向“杭海创谷、智创高地”的跨越发展。 (1)战略统筹:响应浙江大湾区建设“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的要求,结合钱塘新区的建设,提出符合高新区滨江片区资源特征且具有前瞻性的定位和发展愿景,明确其产业发展方向。 (2)空间设计:提炼世界级滨水地区的先进营造理念,确立高新区滨江片区的总体城市设计框架,提出创新性与具有特色的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方案。 (3)品质管理:着眼未来,兼顾实施,研究高新区滨江片区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与运营管控,制定近、中、远期行动计划。 3优秀方案评析 3.13个国际咨询方案简介 3.1.1德国ISA方案简介 (1)设计定位:建设一个对长三角新一代科技企业、新一代年轻社群深具吸引力的科创家园。 (2)设计路径:构建高品质城市生活服务设施及服务空间,弥补下沙城市服务能力的不足;提前布局创新产业社区/园区,优先发展大江东产业;借助钱塘江的优质文化旅游服务资源,塑造国际文化品牌。 (3)城市设计方案提出的空间结构为“两带、三区、多节点”。“两带”,即城际轨道发展带和有轨电车联动带。在城际轨道发展带,利用规划杭海城际轨道线的优势条件,打通区域与杭州市和上海市之间的联络通道,采用TOD发展模式,让通廊变为高地;在有轨电车联动带,沿春潮路—翁金路一线新增12km长的有轨电车线路,作为高新区近期建设的核心轨道支撑,紧密串联区域内各版块。“三区”,即北区、中区和南区。北区联动上海市,设计依托G60科创走廊及沪杭高铁等区域联动廊道,对接上海市的科研创新资源和杭州湾的高品质旅游服务需求,打造极具生态品质的上海—海宁双创园和区域旅游服务中枢;中区连接大江东,中部依托过江通道等区域交通廊道,对接杭州市大江东产业片区,集聚企业/科研/交流/技术优势资源,抢占产业先机,打造海宁市未来高品质的科学城;南区作为“融杭门户”,对接下沙教育与科研产业的服务需求,补充高端产业服务和高品质城市服务,打造面向创新企业与创新人群的区域城市客厅。“多节点”,包括回头潮节点、滨江公园节点、韧性社区节点和城市客厅节点(图3)。 图3德国ISA方案 3.1.2法国AAUPC方案简介 (1)设计定位:“回音江岸,公园潮都”——长三角地区生态创新的科技试验田,杭州湾大湾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中的创新样板,海宁市高新科技产业的核心引擎。 (2)设计路径:从生态脆弱的地区到可持续的韧性城市,从被工业厂房封闭的城区到开放的滨水城市,从单一、松散、低效的城区到复合、集约、高效的城市,从连接不顺的地区到四通八达的城市,以及从形象缺失的城市到国际著名的滨水城市。 (3)城市设计方案提出的空间结构为“三链、四廊、五圈、多核”。“三链”,包括平行于钱塘江方向规划布局的一条50m宽的产业共享绿廊、一条m宽的中心活力水轴和一条m宽的滨江景观带。“四廊”,即垂直于钱塘江方向规划布局的合潮公园生态轴线、热潮公园生态轴线、净潮公园生态轴线和观潮公园生态轴线。“五圈、多核”,即国际创智核——面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际合作与智慧服务核心;融杭创合区——杭海一体化建设启动区,打造让市民体验关怀的“都市创智港湾”;滨水创享区——花园式国际滨水社区;花园创产区——总部基地、创新工坊、智造基地、众创空间等多元化的产业社区;潮人创游区——打造集观潮旅游、商务服务、文化创新、生态人居于一体的区域性“潮”主题文化旅游目的地(图4)。 图4法国AAUPC方案 3.1.3美国AECOM方案简介 (1)设计定位:杭海国际新城——“数智东湾、钱塘客厅”,打造数字制造服务示范中心、杭海国际开放交流平台和海宁产城融合示范新城。 (2)设计路径:以杭海两地的科研人才资源为基础,立足基地产业基础,发展通信及消费电子和专用电子设备产业,满足两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和数字经济的协调发展;以现有企业为基础,全方位引入企业总部管理服务和创新创业服务,大力培育总部经济;加强国际间的产业、人文与城市功能合作,构建钱塘新区面向世界的国际交流门户;联动观潮旅游,深度挖掘海宁市的“潮文化”内涵,促进文化内涵产品化,形成海宁市文化集聚区。 (3)城市设计方案提出的空间结构为“一带、三廊、五区”。“一带”,即一条水岸活力带,通过蜿蜒的河道,塑造独特的城市形态;联合钱塘江大堤,打造多重城市展示界面;结合沿江场地遗产与特质,打造多样水岸节点。“三廊”,即东堤生态廊、中堤生态廊和西堤生态廊。“五区”,即活力客厅——在场地中央曲水成岛预留大面积的开放空间,注入露天剧场、小型艺术馆及艺术公园等公共项目,打造“7X24”的活力城市之光;协同创新—沿中央科创绿谷两岸布局创新创业企业,创造先进的科创空间和交流平台;数字智造——在文海北路西侧布置数字制造产业基地;国际生活——紧邻下沙——侧布局国际生活区,提供完善的国际化生活服务;潮人生活——在回头潮片区打造潮人生活区(图5)。 图5美国AECOM方案 3.2方案述评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从城市发展定位、空间结构、工业区转型和重点片区设计4个方面对上述3个方案展开述评。 3.2.1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定位 长三角一体化通过创立G60科创走廊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措施,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浙江省政府也提出浙江大湾区战略,把环杭州湾作为建设重点。长三角地区已从原来的各自发展走向了谋求高质量一体化建设的时代。年10月23日,杭州市钱塘新区与海宁市政府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海宁市“杭海新区”纳入钱塘新区战略规划范围,实现区域建设整体协调发展,而高新区是“航海新区”最接近杭州市的片区。 ISA方案、AAUPC方案和AECOM方案分别对高新区进行了定位(表1)。 表13个方案的定位辨析 高新区位于钱塘新区中心位置,随着过江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其将成为钱江两岸的枢纽地带,未来有机会承担新区中心性功能。随着周边产业区的完善,高新区将有机会发展更多高等级服务设施,因此其应积极把握区域——体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从独立发展走向一体化建设,主动融入杭州大都市区建设,谋求合作共赢,在共同发展中把握机会,寻求更高的区域分工。 笔者建议将高新区定名为“钱塘国际新城—智汇东湾·杭海创谷”,建设浙江大湾区一体化先行试验区、海宁市参与杭州市分工的国际新城,建立在轨道交通上的优质科创社区、钱塘江回头潮观潮胜地。 3.2.2城市交界地区的滨江空间结构 杭州市经历了城市东扩、旅游西进,以及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构筑了由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再拥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在浙江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又适时推出了钱塘新区。虽然“杭(州)海(宁)同城化”的机制体制仍未提上日程,但是联通大江东的越江通道和连接机场的轨道交通,正在推动高新区与杭州市产业和城市的深度融合。高新区将成为钱塘江两岸联系的枢纽地带,正在从杭州市城市边缘变成组团通道。如何应对基地周边的发展格局,3个方案在空间结构上各具特色(表2): 表23个方案的空间结构辨析 (1)ISA方案确立了三大发展分区,通过高品质城市生活服务设施及服务空间建设,对下沙城市服务职能进行补充。借助跨江通道之利,提前布局创新产业园区,在与大江东横向的产业发展对接中占得时间先机。为此,方案提出沿着跨江快速路构筑一条兼具城市服务、公共文化、生态与产业职能的发展带颇有创意。 (2)AAUPC方案提出自东向西打造4条垂直于钱塘江的通江生态廊道,在提升生态品质、改善城市微气候的同时将江景引入规划区内部,形成多个高品质的开放空间;结合基地的特征与未来的发展需求,划分创新、生产、居住和综合服务4个特色类型,共39个管理单元,以对各单元进行有目的性的服务供给。 (3)AECOM方案将基地分为两个主要板块,整体采用“三明治”式的用地布局,南北两端布局居住用地,中部布局工业及商业用地。方案以景观都市主义的手法在滨江构建了一个约2km2的城市客厅(RBD),建立了强大的城市中心区意向,门户形象感极强。方案通过曲水成岛,通过蜿蜒的河道,塑造独特的城市形态;联合钱塘江大堤,打造多重城市展示界面;结合沿江场地遗产与特质,打造多样水岸节点。这个方案的问题是新的片区中心、新的道路设计与现有大面积工业区现状产生冲突,由于现状涉及复杂的产权关系及其背后的产权利益分配问题,项目实施困难。 3.2.3传统工业区的服务化、创新化转型 高新区内建成开发的用地约占区内城市建设用地的80%,未开发的城市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与下沙相邻区域,因此高新区的转型必须把存量土地开发作为主要议题。通过明确区内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对区内现有企业的摸排梳理,采取保留与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相关的高产值项目,清退低效工业,盘整空间,实现通过高效利用的方式来促进高新区的转型。 针对高新区工业区的产业现状,初步划定为3种类型的产业引导片区,并对各片区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策略。文海北路以西片区对原有企业以保留为主,兼顾提升改造;春潮路以西、文海北路以东片区以创新产业为主导,辅以企业服务;春潮路以东片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彰显滨水城市魅力。 ISA方案与AAUPC方案的工业区转型都采取了划片形式。ISA方案以文海北路、安澜路和春潮路作为片区分隔,构建4条产业带,对原有产业不做保留,将原工业用地悉数转化为新型工业用地。虽然工业转型的强度较大,但是其平行江岸的划片改造形式、从江岸到内陆逐渐降低的开发强度符合滨水城市的开发规律。AAUPC方案以栋梁路、安澜路作为片区的发展轴线,在轴线两侧布局类似的产业类型,同时在轴线上布置了若干产业服务、共享平台,突出产业复合的概念,但是由于产业布局交织、杂糅,工业转型工作难以开展。AECOM方案提出了“八个一”的行动计划,通过城市发展的质量评价指标、土地更新模式、项目库、分期实施底图、单元弹性指引、产业提升策略、生态提升策略及智慧城市实施策略来设定可量化的城市更新发展目标,监测城市更新的计划实施情况,这个行动计划的推广性和操作性强,可在未来高新区的年度计划中辅以具体的指标和计划一同应用。同时,AECOM方案提出通过两个典型的更新单元来引导工业区的转型,包括产业综合型单元和职居混合型单元,每个单元的面积约为hm2(mXm)。产业更新单元的产品丰富,但是规模过大,也未对单元在整个片区如何应用及采用何种运营模式做出具体的指引,整体实施性较低,目的性也不强(表3)。 表33个方案的产业结构辨析 3.2.4滨水岸线打造——重点片区设计 核心区有10km的滨江岸线,且位于钱塘江的阳面,如何善用钱塘江的江景,并进行滨江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公共开放空间的打造在城市转型特别是老工业城市的转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选取滨江岸线的回头潮节点、活水公园节点、场地中央节点和南部临下沙片区进行了对比分析。 (1)回头潮节点。ISA方案将观潮点定位为钱塘江畔的世界级地标,用多个单体建筑组合成一个特色建筑群。其空间意向取自钱塘江回头潮在此处激起的巨浪,利用建筑间的架空平台创造出立体化的休闲和服务空间。AAUPC方案将观潮点打造为回头潮主题公园,布置旅游服务综合体、生活服务综合体、“潮文化”综合体和观潮酒店群。主体建筑以“立体观潮”的理念进行打造,用连续起伏的观潮长廊将人引入多层的观潮平台。AECOM方案将观潮点定位为“海宁潮之眼”,将观潮点完全开放,仅设置观潮平台,没有设置建筑综合体,并将回头潮节点往内延伸,打造与江南水乡传统小尺度的肌理相结合的风情街区,衔接TOD站点。回头潮的景观化设计没有体现“潮文化”的特色和识别度,但是TOD站点由回头潮改到启航路,避免了地铁线穿越已建成小区的问题,保持地铁线路不绕行。 (2)活水公园节点。原有污水处理厂的搬迁释放出了江岸一大片土地,结合原有存留的绿地,基地在钱塘江岸将规划一个面积约48hm2的滨江公园。ISA和AAUPC方案保持原有活水公园的边界,并加入不同的主题。ISA方案将原有污水处理厂改造成资源管理中心,既成为保障高新区健康运转的引擎,又是向公众开放的科普教育基地,并设置了m的超级挑台与大江东隔江相望。而AAUPC方案则没有对原有污水处理厂进行再利用,而是提出建设生态创意科技园主题公园。AECOM方案改变了活水公园的边界,将其纳入中央城市客厅的绿地系统中,增强了整个滨水廊道的连贯性。同时,利用原有的污水处理厂打造特色工业遗址公园,开挖河道,形成湿地岛群,并在活水公园西侧设置学校。 (3)场地中央节点。高新区南北长约9km,地块狭长,3家单位都选取在场地滨江中央处设置核心节点。ISA方案选取二直河上的过江通道作为区内的中央轴线和中部科学城板块的城市服务轴,布置企业服务功能。该过江通道为近期确定并即将实施的与钱塘新城对接的通道,其桥头堡价值十分显著。ISA方案在过江通道和江岸的交点处除设置文化公园外没有做特殊处理。AAUPC方案选取中堤路作为热潮公园生态轴线,沿线布置办公和商业功能,设置城市地标、公园,并保留原红宝热点的工业特色建筑,打造遗址公园。与ISA方案相比,AACUP方案的区域公共性更强。此外,AECOM方案也选取了中堤路作为区内中轴,但整个核心区的设计更加大胆,其通过曲水成岛,打造2km2的城市客厅,配置了大面积的绿色开放空间,以及商业综合体、商务中心及少量艺术展览馆,使得核心区的形象十分突出,极具魅力。 (4)南部临下沙片区。高新区南部紧邻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现状除奥特莱斯与部分居住区外,仍有较多的未开发建设用地,是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然而,其中0亩(约hm2)的用地已被下沙征用,海宁市拥有这0亩(约hm2)用地的所有权但没有使用权。ISA方案积极对接下沙教育与科研产业的服务需求,重点发展科研服务特区、城市综合服务和国际化社区三大核心功能,打造面向创新企业与创新人群的区域城市客厅。西侧依托奥特莱斯拓展商业服务职能;中部结合轨道交通建设CBD与多元国际社区;南侧对接下沙大学城建设科研特区。各功能板块内部以水系景观相连,而在滨江处仅仅做了绿化退让,没有过多的设计。AAUPC方案规划杭海一体化建设启动区,设置共享中心、水运RBD、青年创业园、国际交流中心、研究机构、科技创新平台、医院和商务酒店等,并在片区中央沿用原有的高尔夫球场打造绿色中轴。AECOM方案构筑国际创新生活环,保留了部分高尔夫球场,形成垂直江岸的居住区的中心绿地。 4整合设计方案 高新区是一个由于区位发生重大改变,由工业区转为创新区的地区,本次竞赛通过城市设计的方式对这个地区的转型进行探讨,展示地区未来场景的蓝图。而如何通过新的定位、新的城市结构,让其能够因势利导加入杭州市的钱塘新区的建设中去,是整个竞赛主要的目的。以下本文从3个竞赛方案中提取了多个亮点和不同的推进思路,精细整合方案,希望能为高新区下一步的规划建设与实施提供参考(图6)。 图6整合后海宁市“杭海创谷”城市设计深化方案 高新区整体定位为钱塘国际新城——“智慧东湾,杭海创谷”,打造为浙江大湾区一体化先行试验区,海宁市参与杭州市分工的国际新城,建立在轨道交通上的优质科创社区,以及钱塘江回头潮观潮胜地。 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智造研发、科创孵化、文化旅游、房地产业及国际交流。在高新区核心区的转型发展中,产业发展向工业“智造”和科创孵化方向发展。在发展新型工业及科研中试的同时,强调适度发展房地产业反哺工业,并充分利用“潮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打造区域旅游服务中枢。 面对高新区的未来发展,可以采用“三步走”和“四个发展策略”。“三步走”即划定产业保护区;联动下沙,推动高新区向产业社区转型;适当发展房地产业,反哺产业经济。“四个发展策略”包括TOD——构建站城一体化创新模型,EOD——打造生态友好型公园城市,SOD——以服务设施引导的开发模式促进城市发展,IOD——产业引导开发。 高新区构建“一心、三带、四轴”的规划结构。“一心”即创新活力核,以场地中央的湖心岛作为场地的创新活力核,同时作为活力客厅辐射整个片区。“三带”即滨江魅力带、科创活力带和产业实力带。“四轴”即贯穿场地,连接钱塘江的4条绿轴,绿轴垂直于钱塘江展开,贯穿整个场地,与区内水链构成完整的蓝绿格网布局。同时,形成五大功能组团(图7):①杭海国际社区强调对接下沙教育与科研产业的服务需求,补充高端产业服务和高品质城市服务,打造面向创新企业与创新人群的区域城市客厅及国际社区。②钱塘之眼在江岸中部曲水成岛,形成特色湿地公园和两个弧形商业半岛,同时聚集各色地标建筑群,旨在打造钱塘江岸最具艺术魅力的滨水片区。③杭海创谷为沿钱塘国际创新轴科创绿谷两岸,为创新创业企业创造优质的科创空间和交流平台。④数字智造为区内数字智造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八大类产业,从研发、中试、生产制造到生活服务,为企业及其员工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和产业服务。⑤潮人小镇挖掘海宁市“潮文化”的丰富内涵,结合新时代文化潮流的影响力,打造适合年轻一代进行多种体验、多种体会的时代弄潮儿文化。 图7整合后海宁市“杭海创谷”城市设计深化方案主要节点设计 5结语 笔者认为,在3个竞赛方案中,ISA方案战略明晰,AECOM方案重点突出,AAUPC方案设计精致。本次竞赛组织工作到位、参赛作品质量高,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深化的项目成果充分吸收各个优秀方案的优点,从杭迁企业的转移地到科创高地的目标出发,对海宁市高新区及周边相关区域进行充分分析,按照“杭海同城,产业高地”“城市修补,国际社区”“生态修复,宜居新城”“未来城市智慧交通”的理念,建设综合型新城。本次竞赛成果为“杭海创谷”下一步的规划建设与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新媒体编辑:苏子语 审读:王青 终审:杨一虹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年17期 《海宁市“杭海创谷”城市设计国际咨询评述》 《规划师》近期文章推荐(点击蓝字可查看原文链接) 巴基斯坦瓜达尔市总体规划编制探索 面向年的瓜达尔城市发展路径探讨 政府公共财政约束下的巴基斯坦瓜达尔城市空间方案演变研究 瓜达尔港城协调发展思路与方案 巴基斯坦瓜达尔市城市安全规划策略探讨 瓜达尔城市规划管理制度困境及创新 识别图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chunhuaa.com/ychpz/7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泛华观点生态城市理念下的ldquo
- 下一篇文章: 迎春花的几种造型